出自宋代李覯《送上官直》:
失意多怨尤,有誰(shuí)能自知。
游人務(wù)乞丐,之子唯求師。
成名在積善,干祿先闕疑。
根本茍深固,春風(fēng)諒無(wú)私。
注釋參考
成名
成名 (chéngmíng) 因?yàn)槟撤N成就而有了名聲 become famous 不足以成名積善
積善 (jīshàn) 長(zhǎng)期做好事;積德 accumulate merits 積善之家干祿
南北朝 時(shí)勛貴、官吏對(duì)被役使的“干”收取免役絹?zhàn)鳛橐环N額外俸給,稱“干祿”?!侗笔贰ざ餍覀鳌R諸宦者》:“猶以 波斯 狗為儀同、郡君,分其干祿?!薄顿Y治通鑒·陳宣帝太建七年》:“舊蒼頭 劉桃枝 等皆開府封王,其餘宦官、 胡 兒、歌舞人、見鬼人、官奴婢等濫得富貴者,殆將萬(wàn)數(shù)……乃至狗、馬及鷹亦有儀同、郡君之號(hào),有鬭鷄,號(hào)開府,皆食其干祿。” 胡三省 注:“干出所部之人,一干輸絹十八匹,干身放之?!?/p>
(1).求福。《詩(shī)·大雅·旱麓》:“豈弟君子,干祿豈弟?!?/p>
(2).求祿位;求仕進(jìn)?!墩撜Z(yǔ)·為政》:“ 子張 學(xué)干祿?!?漢 王充 《論衡·自紀(jì)》:“不鬻智以干祿,不辭爵以吊名?!薄读簳っ魃劫e傳》:“兄 仲璋 嬰痼疾,家道屢空, 山賓 乃行干祿?!薄督鹗贰る[逸傳序》:“后世干祿者多,其先人尚人之志與嘆老嗟卑之心,能去是者鮮矣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書癡》:“非為干祿,實(shí)信書中真有金粟?!?魯迅 《墳·文化偏至論》:“雖兜牟深隱其面,威武若不可陵,而干祿之色,固灼然觀于外矣!”
闕疑
闕疑 (quēyí) 把疑難問(wèn)題留著,不做主觀推論;存疑 leave the question open 多聞闕疑李覯名句,送上官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救救孩子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