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周邦彥《點絳唇》:
臺上披襟,快風(fēng)一瞬收。
殘雨柳絲輕舉,蛛網(wǎng)黏飛絮。
極目平蕪,應(yīng)是春歸處。
愁凝佇,楚歌聲苦,村落黃昏鼓。
注釋參考
披襟
(1).敝開衣襟。多喻舒暢心懷。 戰(zhàn)國 楚 宋玉 《風(fēng)賦》:“有風(fēng)颯然而至,王廼披襟而當(dāng)之曰:‘快哉此風(fēng)!’” 宋 張景星 《秋日白鷺亭》詩:“開樽屏絲竹,披襟向蕭籟。” 清 杜岕 《張大育頭陀抱琴來同孟新聽彈》詩:“一曲《涂山操》,披襟此日過?!?/p>
(2).指衣衫破爛,把衣襟拖掛下來。 郭沫若 《洪波曲》第十四章二:“那些壯丁們在每一個人身上穿著一件衛(wèi)生衣……大框小洞,帶片披襟,甚至有的一邊袖筒短了一截?!?/p>
(3).亦作“ 披衿 ”。猶披心。謂推誠相與?!稌x書·周顗傳》:“ 伯仁 總角於東宮相遇,一面披襟,便許之三事,何圖不幸自貽王法?!薄端囄念惥邸肪砦逦逡?南朝 梁 王僧孺 《<臨海伏府君集>序》:“與君道合神遇,投分披衿?!?唐 杜甫 《奉贈盧五丈參謀琚》詩:“入幕知 孫楚 ,披襟得 鄭僑 ?!?清 陳盟 《與親友話舊》詩:“所愿故鄉(xiāng)歸有路,披襟重話再生歡?!?/p>
一瞬
一瞬 (yīshùn) 瞬間,一剎那 in the twinkling of a eye周邦彥名句,點絳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俯觀河內(nèi)邑,平指洛陽川。作者:蘇颋作品: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(yīng)制
- 理遍從頭新上曲,殿前寵直未交更
- 青女三秋節(jié),黃姑七日期作者:趙彥昭作品:奉和七夕兩儀殿會宴應(yīng)制
- 戎狄本無厭,羈縻非一朝
- 冷硯欲書先自凍,孤燈何事獨成花作者:蘇軾作品:泗州除夜雪中黃師是送酥酒二首
- 我笑謝故人,唯唯亦否否
- 尺箠政自無堅強(qiáng),況腰烏號手魚腸作者:陳造作品:送劉常父秋試兼簡行父
- 清秋玉壺露,耿耿無織翳,中流屹砥柱,愈激而愈厲作者:崔與之作品:柴秘書分符章貢同舍餞別用蔡君謨世閑萬事皆
- 千層玉帳鋪松蓋,五出銀區(qū)印虎蹄作者:元稹作品:留呈夢得、子厚、致用(題藍(lán)橋驛)
- 芳草斜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