貴里豪家白馬驕,五陵年少不相饒
出自唐代崔顥《雜曲歌辭渭城少年行》:
洛陽二月梨花飛,秦地行人春憶歸。
揚(yáng)鞭走馬城南陌,朝逢驛使秦川客。
驛使前日發(fā)章臺,傳道長安春早來。
棠梨宮中燕初至,葡萄館里花正開。
念此使人歸更早,三月便達(dá)長安道。
長安道上春可憐,搖風(fēng)蕩日曲河邊。
萬戶樓臺臨渭水,五陵花柳滿秦川。
秦川寒食盛繁華,游子春來喜見花。
斗雞下杜塵初合,走馬章臺日半斜。
章臺帝城稱貴里,青樓日晚歌鐘起。
貴里豪家白馬驕,五陵年少不相饒。
雙雙挾彈來金市,兩兩鳴鞭上渭橋。
渭城橋頭酒新熟,金鞍白馬誰家宿。
可憐錦瑟箏琵琶,玉臺清酒就君家。
小婦春來不解羞,嬌歌一曲楊柳花。
注釋參考
貴里
(1).豪門勢家聚居的里巷。 北魏 楊衒之 《洛陽伽藍(lán)記·修梵寺》:“寺北有 永和里 ……里中太傅録尚書 長孫稚 、尚書右僕射 郭祚 、吏部尚書 邢鸞 、廷尉卿 元洪超 、衛(wèi)尉卿 許伯桃 、 涼州 刺史 尉成興 等六宅,皆高門華屋,齋館敞麗,楸槐蔭途,桐楊夾植,當(dāng)世名為貴里?!?唐 崔顥 《渭城少年行》:“貴里豪家白馬驕,五陵年少不相饒?!?唐 張說 《鄎國長公主神道碑》:“進(jìn)對精華,折旋舒婉,故以式瞻貴里,儀范通門。”
(2).對他人鄉(xiāng)里的敬稱。 明 湯顯祖 《南柯記·情著》:“敢問小娘子尊姓?貴里?” 清 陳維崧 《與周子俶書》:“貴里 毛生 ,居近蘼蕪之巷; 西陵 卞女 ,家鄰荳蔻之街。” 清 曹大觀 《寇汀紀(jì)略》:“知府 延英 亦在座,詢 龐古 :‘貴里鄉(xiāng)勇來齊否?’”
豪家
豪家 (háojiā) 地位高、權(quán)勢大的人家 a well-known (rich and) powerful family白馬
(1).白色的馬?!蹲髠鳌ざü辍罚骸?公子地 有白馬四。公嬖 向魋 。 魋 欲之。” 三國 魏 曹植 《白馬篇》:“白馬飾金羈,連翩西北馳。” 明 高濂 《玉簪記·鬧會》:“分經(jīng)來白馬,洗鉢起黃龍?!?方然 《白色花·報(bào)信者》:“我底白馬喲!大風(fēng)來了,別讓細(xì)砂與你長長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。”
(2).古代用白馬為盟誓或祭祀的犧牲?!妒酚洝翁蟊炯o(jì)》:“ 高帝 刑白馬盟曰:‘非 劉氏 而王,天下共擊之!’”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越王無余外傳》:“ 禹 乃東巡,登 衡岳 ,血白馬以祭?!?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祝盟》:“騂毛白馬,珠盤玉敦,陳辭乎方明之下,祝告於神明者也?!?/p>
(3).古代以乘白馬表示有兇事。 唐 陳子昂 《祭孫府君文》:“白馬故人,青鳥送往?!?唐 李白 《古風(fēng)》之三一:“白馬 華山君 ,相逢 平原里 ?!眳⒁姟?白馬素車 ”。
(4).見“ 白馬氐 ”。
(5).古津渡名。在今 河南省 滑縣 北?!稇?zhàn)國策·趙策二》:“今 秦 以大王之力,西舉 巴蜀 ,併 漢中 ,東收兩 周 而西遷九鼎,守 白馬 之津。”《韓非子·初見秦》:“決 白馬 之口以沃 魏氏 ,是一舉而 三晉 亡,從者敗也?!?/p>
(6).古縣名。 春秋 衛(wèi)國 曹 (一作“漕”) 邑 。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縣 東?!度龂尽の褐尽の涞奂o(jì)》:“二月, 紹 ( 袁紹 )遣 郭圖 、 淳于瓊 、 顏良 攻 東郡 太守 劉延 于 白馬 。”
(7).古驛名。 唐 末 朱全忠 殺 裴樞 等三十余人于此,并用 李振 言,沉其尸于 黃河 ,驛由此著名。 清 鈕琇 《觚賸·虎丘題詩》:“ 虞山 錢宗伯 ( 錢謙益 )以譴歸,有題詩 虎丘 刺之者曰:‘……昔去尚寬沉 白馬 ,今來應(yīng)悔賣 盧龍 ?!眳⒁姟?白馬清流 ”。
(8).復(fù)姓。見《通志·氏族四》。
五陵年少
指京都富豪子弟。 唐 白居易 《琵琶行》:“五陵年少爭纏頭,一曲紅綃不知數(shù)?!?元 金仁杰 《追韓信》第三折:“五陵年少,端的一言難盡。” 清 揆敘 《鷹坊歌》:“五陵年少頗好事,愛玩豈惜千金償?!眳⒁姟?五陵 ”。
成語解釋指京都富豪子弟。五陵年少出處唐·白居易《瑟琶行》:“曲罷曾教善才服,妝成每被秋娘妒。五陵年少爭纏頭,一曲紅綃不知數(shù)。”使用例句尹雪艷總也不老。十幾年前那一班在上海bai{1-1}樂{1-1}門舞廳前替她捧場的五陵年少,有些天平開了頂,有些兩鬢添了霜……★白先勇《永遠(yuǎn)的尹雪艷》相饒
(1).饒恕;寬容。 前蜀 牛嶠 《楊柳枝》詞之三:“橋北橋南千萬條,恨伊 張緒 不相饒。” 宋 朱熹 《春雪用韓昌黎韻同彭應(yīng)之作》:“ 東皇 應(yīng)好事,避舍亦相饒?!薄对偕墶返谄呋兀骸靶《觑w雙膝跪,公子大叫乞相饒?!?/p>
(2).好言寬慰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三:“怪異如此,救族不暇,何能致望於所不圖?此相饒耳。”
崔顥名句,雜曲歌辭渭城少年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