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庠《歲晚感事》:
息偃君恩厚,崢嶸歲律遷。
若驚曾為寵,見嫉不因賢。
白日孤盆外,蒼蠅尺璧前。
東隅雖已失,忠意尚惓惓。
注釋參考
東隅
(1).東角;東方?!秲x禮·士昏禮》:“婦洗在北堂,直室東隅。” 明 茅溱 《雙調(diào)夜行船序·宴薊鎮(zhèn)宛在亭四景》套曲:“邊境無虞,喜青陽(yáng)布暖,斗指東隅?!?/p>
(2).古代指中原地區(qū)以東的小國(guó)?!兑葜軙ご罂铩罚骸?管叔 自作 殷 之監(jiān)。東隅之侯,咸受賜于王,王乃旅之。” 孔晁 注:“東隅自 殷 以東,旅謁各使,陳其政事者也?!薄端鍟ぴS善心傳》:“ 李虔 僻處西土, 陸機(jī) 少長(zhǎng)東隅?!?/p>
(3).指日本。 章炳麟 《韻文集自敘》:“余生殘 清 之季,逃竄東隅?!?/p>
(4).亦作“ 東嵎 ”。因日出東隅,故以“東隅”指早晨,引申指始,初?!逗鬂h書·馮異傳》:“ 赤眉 破平,士吏勞苦,始雖垂翅 回谿 ,終能奮翼 黽池 ,可謂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” 晉 陸云 《答兄平原書》:“昔我往矣,辰在東嵎;今我于茲,日薄桑榆。” 元 劉壎 《隱居通議·駢儷一》:“某惟有益鞭其后,再鼓而前,失東隅收桑榆,詎敢忘于憤悱。”
意尚
思慮;志向?!度龂?guó)志·吳志·周泰傳》:“ 策 討六縣山賊, 權(quán) 住 宣城 ,使士自衛(wèi),不能千人,意尚忽略,不治圍落,而山賊數(shù)千人卒至。”《南齊書·王晏傳》:“ 晏 子 德元 有意尚,位車騎長(zhǎng)史。”《新唐書·劉子玄傳》:“時(shí)宰相 韋巨源 、 紀(jì)處訥 、 楊再思 、 宗楚客 、 蕭至忠 皆領(lǐng)監(jiān)修, 子玄 病長(zhǎng)官多,意尚不一?!?/p>
惓惓
(1).深切思念;念念不忘。 宋 王安石 《奉酬許承權(quán)》詩(shī):“三秋不見每惓惓,握手山林復(fù)悵然?!?明 李贄 《與河南吳中丞書》:“昨冬獲讀與 晉老 書,欲僕速離 武昌 ,甚感遠(yuǎn)地惓惓至意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(shī)話》卷九:“交書 徐公 ,即掛帆還 白下 ,終不得消息,心殊惓惓。”
(2).煩悶,失意貌。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阿繡》:“積半月,為僕所窺,陰與舅力要之歸。意惓惓不自得?!?何垠 注:“惓,音券,悶也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異犬》:“侯漫應(yīng)之,惓惓而返?!?/p>
(1).懇切貌。 戰(zhàn)國(guó) 楚 宋玉 《神女賦》:“褰余幬而請(qǐng)御兮,愿盡心之惓惓?!薄段簳ぢ蓺v志上》:“恐一朝先犬馬,竟無絲髮之益,使律法長(zhǎng)絶,遺恨沒世,是以慺慺惓惓,不敢忘怠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三十:“多感君侯惓惓垂問,某有心事,今不敢隱?!?清 戴名世 《潘木崖先生詩(shī)序》:“荏苒歲月,寥落無成,恐遂已廢業(yè),負(fù)先生惓惓奬勵(lì)之意?!?柯靈 《香雪海·千里共嬋娟》:“采一束最美最稀見的山花……獻(xiàn)與愛國(guó)的海外僑胞,表一表我惓惓的心意?!?/p>
(2).忠心耿耿貌。《漢書·劉向傳》:“欲終不言,念忠臣雖在甽畝,猶不忘君,惓惓之義也。” 顏師古 注:“惓惓,忠謹(jǐn)之意。惓讀與拳同?!薄缎绿茣堈f傳論》:“ 説 於 玄宗 最有德,及 太平 用事,納忠惓惓,又圖封禪,發(fā)明典章, 開元 文物彬彬, 説 力居多?!?宋 陳亮 《<三國(guó)紀(jì)年>序》:“ 先主 諸臣惓惓 漢 事之心,庸可沒乎!” 清 陳康祺 《郎潛紀(jì)聞》卷二:“﹝ 朱軾 ﹞忠君愛國(guó)之枕,至死惓惓,可謂大臣矣?!?/p>
宋庠名句,歲晚感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私密大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