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紹嵩《知府黃寺簿生日》:
器度風(fēng)標(biāo)合出塵,高賢應(yīng)總貴全真。
野僧何以伸謠詠,鶴算三千別有春。
注釋參考
野僧
(1).山野僧人。 唐 張籍 《贈王秘書》詩:“身屈祗聞詞客説,家貧多見野僧招?!?宋 吳聿 《觀林詩話》卷二:“新成文刻在,往事野僧傳?!?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二:“余二月出門,有野僧送行。”
(2).為僧人自謙之稱。 唐 皎然 《戲題》詩之一:“時人不解野僧意,歸去溪頭作鳥羣。”
何以
何以 (héyǐ) 用什么 how 何以教我 為什么 why 何以出爾反爾鶴算
鶴壽,長壽。 唐 無名氏 《上嘉會節(jié)賀表》:“值清明馭氣之時,當(dāng)仁壽悅隨之始,固可年同鶴算,歲比山呼?!?宋 劉克莊 《賀新郎·二鶴》詞:“古云鶴算誰能紀(jì)。嘆歸來,山川如故,人民非是?!?明 邵璨 《香囊記·慶壽》:“祈壽考,愿鶴算綿綿,福海滔滔?!?/p>
三千
(1).《書·呂刑》:“墨罰之屬千,劓罰之屬千,剕罰之屬五百,宮罰之屬三百,大辟之罰二百。五刑之屬三千?!焙笠蛞浴叭А敝腹糯械男塘P?!度龂尽の褐尽り惾簜鳌罚骸胺蛉е畬?,雖未可悉復(fù),若斯數(shù)者,時之所患,宜先施用?!薄稌x書·謝尚傳》:“夫無后之罪,三千所不過。”《南史·孔琳之傳》:“若三千行於叔世,必有踴貴之尤,此五帝不相循法,肉刑不可悉復(fù)者也?!?/p>
(2).泛言數(shù)目之多。 三國 魏 陳琳 《飲馬長城窟行》:“長城何連連,連連三千里。” 唐 李白 《秋浦歌》之十五:“白髮三千丈,緣愁似箇長?!?/p>
(3).指三千大千世界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與諸道人辨宗論》:“三世長於百年,三千廣於 赤縣 ;四部多於戶口,七寶妙於石沙。”
釋紹嵩名句,知府黃寺簿生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