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先秦 孔子弟子《論語·為政篇》:
摘自《論語·為政篇》
解釋:用政令來治理百姓,用刑法來整頓他們,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懲罰,卻沒有廉恥之心。
原文摘要:
子曰:“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共之。”子曰:“《詩》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‘思無邪’?!弊釉唬骸?span style="color:#c50917;">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。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”子曰: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?!泵宪沧訂栃?,子曰:“無違?!狈t御,子告之曰:“孟孫問孝于我,我對曰‘無違’?!狈t曰:“何謂也?”子曰:“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”孟武伯問孝。子曰:“父母唯其疾之憂?!弊佑螁栃ⅰW釉唬骸敖裰⒄?,是謂能養(yǎng)。至于犬馬皆能有養(yǎng);不敬,何以別乎?”子夏問孝。子曰:“色難。有事,弟子服其勞;有酒食,先生饌,曾是以為孝乎?”子曰:“吾與回言終日,不違
注釋參考
無恥
無恥 (wúchǐ) 不知恥辱;不要臉 cheekiness;brazen;impudent;shameless 無恥的東西孔子弟子名句,論語·為政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景靈宮恭謝駕回丞相以下皆簪花——— 阮秀實〔宋代〕
- 寄同年朱景淵通判八首——— 劉宰〔宋代〕
- 寄呈陽巖——— 劉克莊〔宋代〕
- 李夫人賦——— 劉徹〔兩漢〕
- 蘇幕遮 贈李哥緣再要出家——— 馬鈺〔元代〕
- 仰和皇太了殿下明禋慶成詩韻——— 馬廷鸞〔宋代〕
- 水龍吟——— 祖吳〔宋代〕
- 食新有感貧居久蔬食至是方稍得肉——— 陸游〔宋代〕
- 野芳亭偶書——— 張镃〔宋代〕
- 南鄉(xiāng)子(宿州上元)——— 蘇軾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