俯而九淵之下,仰而重霄之上
出自宋代釋正覺《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》:
衲僧頂相,不可近向。
俯而九淵之下,仰而重霄之上。
以法界為疆,以虛空為量。
鬧市里釋提洹因,百草頭俱胝和尚。
注釋參考
九淵
(1).深淵。語(yǔ)出《莊子·列御寇》:“夫千金之珠,必在九重之淵,而驪龍頷下。” 漢 賈誼 《吊屈原文》:“襲九淵之神龍兮,沕深潛以自珍?!?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清鑒》:“掇懷珠之蚌於九淵之底,指含光之珍於積石之中。” 清 唐甄 《潛書·抑尊》:“於斯之時(shí),雖有善鳴者,不得聞於九天;雖有善燭者,不得照於九淵?!?/p>
(2).古樂(lè)歌名?!吨芏Y·春官·大司樂(lè)》“以樂(lè)舞教國(guó)子” 唐 賈公彥 疏:“ 少昊 之樂(lè)曰《九淵》?!卑?,其辭早失傳, 唐 元結(jié) 曾采用其名補(bǔ)作樂(lè)歌。
重霄
重霄 (chóngxiāo) 指極高的天空。古代傳說(shuō)天有九重。也叫“九重霄” the highest heavens 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。——毛澤樂(lè)《蝶戀花·答李淑一》釋正覺名句,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