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來江路永,那忍望銘旌
出自宋代孫應時《挽先兄外舅施文子支使》:
天質(zhì)全渾厚,鄉(xiāng)評獨老成。
箕裘三葉盛,椿桂一時榮。
賓席疑年少,官曹嘆眼明。
歸來江路永,那忍望銘旌。
注釋參考
歸來
歸來 (guīlái) 返回原來的地方 return 昨日入城市,歸來淚滿巾?!巍?張俞《蠶婦》 去時里正與裹頭,歸來頭白還戍邊?!啤?杜甫《兵車行》江路
(1).江河航道或航程。 南朝 齊 謝朓 《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》詩:“ 江 路西南永,歸流東北騖?!?唐 王勃 《上巳浮江宴韻得遙字》:“遽悲春望遠,江路積波潮?!?宋 蘇轍 《雨中陪子瞻同顏復長官送梁燾學士舟行歸汶上》詩:“不知江路長,但覺青山騖。” 清 朱彝尊 《送林佳璣還莆田》詩:“寒風江路兼山路,落日長亭更短亭?!?/p>
(2).江邊道路。 唐 杜甫 《西郊》詩:“市橋官柳細,江路野梅香。”
銘旌
豎在靈柩前標志死者官職和姓名的旗幡。多用絳帛粉書。品官則借銜題寫曰某官某公之柩,士或平民則稱顯考顯妣。另紙書題者姓名粘于旌下。大斂后,以竹杠懸之依靈右。葬時取下加于柩上。《周禮·春官·司?!罚骸按髥剩层戩??!?唐 李白 《上留田行》:“昔之弟死兄不葬,他人於此舉銘旌。” 清 蔣士銓 《臨川夢·哱叛》:“銘旌字,誰結個靈堂掛?” 郭沫若 《滿江紅·天外人歸》詞:“高樹銘旌三叩首,跪參導彈孤哀樣?!?/p>
孫應時名句,挽先兄外舅施文子支使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