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賀鑄《留侯廟下作》:
文成念韓痛,破產(chǎn)伺強奏。
千金募健士,椎斷屬車塵。
東去變名姓,浮游淮泗濱。
忍恥奉遺履,得書何老人。
十年風云會,赤帝資經(jīng)綸。
鴻門禍端結,一言即解紛。
英彭既合縱,楚項提孤軍。
偉哉借箸談,豎儒無復陳。
分疆餌兩將,來若從龍云。
釋怨俾侯印,謀銷蛇豕群。
定都天府國,推功歸奉春。
四老落吾術,拂巾辭隱淪。
東朝羽翼就,楚調(diào)徒悲辛。
出處能事畢,致君終乞身。
豈眷萬戶封,僅與蕭酇均。
淮陰敗晚節(jié),顧亦非吾倫。
愿訪赤松子,逍遙云漢津。
強飯示終歿,爽靈方上賓。
嚴祠鎮(zhèn)川湄,余澤及斯民。
客子老將至,低回冗從臣。
慙無應時策,肝膈空輪囷。
可教固無類,慨然輒求伸。
未應終萬古,黃石獨能神。
注釋參考
川湄
河邊。 南朝 宋 傅亮 《司徒劉穆之碑》:“率先羣后,電發(fā)川湄?!?唐 許敬宗 《奉和入潼關》詩:“仙露含靈掌,瑞鼎照川湄?!?/p>
余澤
(1).指大水澤。 唐 韓愈 《海水》詩:“一木有餘陰,一泉有餘澤?!?/p>
(2).指遺留給后人的德澤。 宋 曾鞏 《皇妣昌??h太君吳氏焚告文》:“維先君先夫人積德累善, 鞏 獲蒙餘澤,備位於朝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寄題思軒》詩:“萬屋尚歌餘澤在,一軒還向舊堂開。”
斯民
指老百姓。《孟子·萬章上》:“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?!薄豆茏印こ廾摇罚骸疤熘?,地之所載,斯民之良也?!?晉 陸機 《答賈長淵》詩:“乃眷三哲,俾乂斯民。” 宋 曾鞏 《福州上執(zhí)政書》:“寇旱之餘,曾未朞歲,既安且富,至於如此, 鞏 與斯民與蒙其幸!” 魯迅 《悼楊銓》詩:“何期淚灑 江 南雨,又為斯民哭健兒。”
賀鑄名句,留侯廟下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