濟難資長策,常懷國士風
出自宋代劉子翚《張守唱和紅字韻詩八首》:
濟難資長策,常懷國士風。
秦強因將白,魯弱更蒐紅。
嘆已懷孤憤,憂時詠小戎。
儒冠須勿溺,邂逅亦成功。
注釋參考
濟難
解救危難。《后漢書·左雄傳》:“ 大漢 受命,雖未復古,然克慎庶官,蠲苛救敝,悅以濟難,撫而循之?!?三國 魏 曹植 《求自試表》:“固夫憂國忘家,捐軀濟難,忠臣之志也?!?北魏 崔鴻 《十六國春秋·前燕·慕容雋》:“此馬見異先朝,孤嘗仗之濟難,今不欲出者,蓋先君之旨也。”
長策
長策 (chángcè) 上策;萬全之計;效用長久的方策 tactics of long effect 治國安邦之長策常懷
固定不變的歸向?!稌ぬ住罚骸懊褙璩?,懷于有仁。” 孔 傳:“民所歸無常,以仁政為常?!薄缎绿茣埼沫弬鳌罚骸胺蛑浦戊段磥y,保邦於未危。人罔常懷,懷於有仁。”
國士
(1).一國中才能最優(yōu)秀的人物?!蹲髠鳌こ晒辍罚骸敖栽唬簢吭?,且厚,不可當也?!薄稇?zhàn)國策·趙策一》:“ 知伯 以國士遇臣,臣故國士報之。” 宋 黃庭堅 《書幽芳亭》:“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維揚生》:“以 張良 、 韓信 之才,不識為國士?!?/p>
(2).一國中最勇敢、有力量的人?!赌印す稀罚骸皣繎?zhàn)且扶人,猶不可及也。今子非國士也,豈能成學又成射哉!”《荀子·子道》:“雖有國士之力,不能自舉其身,非無力也,勢不可也。” 王先謙 集解:“國士,一國勇力之士?!?/p>
(3). 太平天囯 改翰林為“囯士”。 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英杰歸真》:“改翰林為囯士,謂其學識超乎一囯,以囯士待之,自克以囯士報也?!?/p>
劉子翚名句,張守唱和紅字韻詩八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