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須更師屋漏法,只問此瓶當(dāng)響答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》:
分茶何似煎茶好,煎茶不似分茶巧。
蒸水老禪弄泉手,隆興元春新玉爪。
二者相遭兔甌面,怪怪奇奇真善幻。
紛如擘絮行太空,影落寒江能萬變。
銀瓶首下仍尻高,注湯作字勢嫖姚。
不須更師屋漏法,只問此瓶當(dāng)響答。
紫微仙人烏角巾,喚我起看清風(fēng)生。
京塵滿袖思一洗,病眼生花得再明。
嘆鼎難調(diào)要公理,策動(dòng)茗碗非公事。
不如回施與寒儒,歸續(xù)茶經(jīng)傅衲子。
注釋參考
不須
不用;不必。《后漢書·逸民傳·周黨》:“臣聞 堯 不須 許由 、 巢父 ,而建號(hào)天下; 周 不待 伯夷 、 叔齊 ,而王道以成?!?唐 張志和 《漁父歌》:“青篛笠,緑蓑衣,斜風(fēng)細(xì)雨不須歸。”《警世通言·萬秀娘仇報(bào)山亭兒》:“哥哥若到 襄陽府 ,怕你不須見我爹爹媽媽。” 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:“他養(yǎng)著四大盆石榴,兩盆夾竹桃,和許多不須費(fèi)力而能開花的小植物。”
屋漏
(1).古代室內(nèi)西北隅施設(shè)小帳,安藏神主,為人所不見的地方稱作“屋漏”?!对姟ご笱拧ひ帧罚骸跋嘣跔柺?,尚不愧于屋漏?!?毛 傳:“西北隅謂之屋漏。” 鄭玄 箋:“屋,小帳也;漏,隱也?!焙蠹从靡苑褐肝葜畎堤?。 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四:“發(fā)人隱惡,雖虧雅道,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。” 明 李東陽 《土室》詩:“古人戒屋漏,所貴無愧色?!?清 吳熾昌 《客窗閑話初集·俞生》:“汝為儒士,暗室屋漏,猶當(dāng)謹(jǐn)慎,豈可放肆於大道之旁乎!”
(2).破屋漏水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排調(diào)》:“ 祖廣 行恒縮頭,詣 桓南郡 。始下車, 桓 曰:‘天甚晴朗, 祖參軍 如從屋漏中來。’”《南史·江子一傳》:“屋漏在上,知之在下?!?唐 杜甫 《茅屋為秋風(fēng)所破歌》:“牀頭屋漏無乾處,雨腳如麻未斷絶?!薄肚迤缴教迷挶尽ざ烙鱿蓚鳌罚骸拔萋└膺B夜雨,行船又撞打頭風(fēng)?!?/p>
(3).指天窗。
(4).指屋漏痕。 宋 葛立方 《韻語陽秋》卷十四:“ 顏平原 書妙天下……真 山谷 所謂‘筆法錐沙屋漏,心期曉日秋霜’者邪!”參見“ 屋漏痕 ”。
響答
響應(yīng);應(yīng)答。 唐 韓愈 《祭裴太常文》:“至乎公卿冠昏,士庶喪祭,疑皆響答,問必實(shí)歸。” 宋 葉適 《終論六》:“使 關(guān) 洛 事濟(jì),四方響答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小翠》:“公疑其相譏,慚顏唯唯,不甚響答?!?/p>
楊萬里名句,澹庵坐上觀顯上人分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利爪出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