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耒《夏日七首》:
涼風(fēng)一掃宿云輕,隱隱收雷不復(fù)驚。
試決小池疏積潦,誰教蛙吻頓無聲。
注釋參考
積潦
亦作“ 積澇 ”。成災(zāi)的積水;洪澇。 宋 黃庭堅 《次韻劉景文登鄴王臺見思》之三:“繫匏兩相憶,極目十餘城,積潦干斗極,山河皆夜明。”《宋史·五行志一上》:“京師大雨,漂壞廬舍,民有壓死者;積潦浸道路,自 朱雀門 東抵 宣化門 尤甚?!?元 楊仲弘 《喜晴得揚字呈汪知府》詩:“不畏涂泥滑,寧憂積潦妨。” 清 唐孫華 《大雨行海淀道中》詩:“我行與雨期,險苦真自蹈, 燕 地少溝塍,一雨成積澇?!?/p>
無聲
無聲 (wúshēng) 沒有一點聲音 silent;noiseless 無聲無息張耒名句,夏日七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幸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