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董嗣杲《東林寺贈宜上人》:
幽階苔蘚翠纖纖,屐齒沾濡逐步黏。
曉澗迸泉迷杏塢,春風(fēng)停雨暗茅檐。
禪高何待音聲悟,詩好爭傳格律嚴(yán)。
誰浼我?guī)熤刂魃?,社中休更外陶潛?br>
注釋參考
何待
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須、用不著。 蕭三 《血書》詩:“只聽說,你工作努力,你常常站在斗爭的最前線。這何待說?你已久是鋼鐵煉成的戰(zhàn)斗員?!?/p>
音聲
(1).樂音;音樂。《周禮·地官·鼓人》:“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聲。” 三國 魏 嵇康 《琴賦》:“余少好音聲,長而玩之?!?唐 韓愈 《唐故檢校尚書左仆射右龍武軍統(tǒng)軍劉公墓志銘》:“公不好音聲,不大為居宅,於諸帥中獨然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鳳陽士人》:“音聲靡靡,風(fēng)度狎褻?!?/p>
(2).泛指聲音。《列子·楊朱》:“夫耳之所欲聞?wù)咭袈?,而不得聽者,謂之閉聽。”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一:“又有鴛鴦,雌雄各一,恒棲樹上,晨夕不去,交頸悲鳴,音聲感人?!?元 鄭光祖 《倩女離魂》第二折:“這等夜深,只聽得岸上女人音聲,好似我 倩女 小姐?!?聞一多 《紅燭·紅豆》:“聽他跳激底音聲,這般凄楚!這般清切!”
格律
格律 (gélǜ) 詩、賦、詞、曲等關(guān)于字?jǐn)?shù)、句數(shù)、對偶、平仄、押韻等方面的格式和規(guī)則,外國詩歌也有自己的格律 poetic metre 規(guī)矩;準(zhǔn)則 rule;standard 因為格律太多,徒弟們記著這樣忘了那樣?!短撞蛔〉氖帧?p>董嗣杲名句,東林寺贈宜上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- 8咕卡多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