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年直綸閣,三年刺史堂
出自唐代白居易《洛中偶作(自此后在東都作)》:
五年職翰林,四年蒞潯陽。
一年巴郡守,半年南宮郎。
二年直綸閣,三年刺史堂。
凡此十五載,有詩千余章。
境興周萬象,土風(fēng)備四方。
獨(dú)無洛中作,能不心悢悢。
今為春{1|1}宮長(zhǎng),始來游此鄉(xiāng)。
徘徊伊澗上,睥睨嵩少傍。
遇物輒一詠,一詠傾一觴。
筆下成釋憾,卷中同補(bǔ)亡。
往往顧自哂,眼昏須鬢蒼。
不知老將至,猶自放詩狂。
注釋參考
綸閣
中書省的代稱。為代皇帝撰擬制誥之處?!稌x書·王湛王承等傳論》:“或寄重文昌,允釐於袞職;或任華綸閣,密勿於王言?!薄冻鯇W(xué)記》卷十一:“又中書職掌綸誥,前代詞人,因謂綸閣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捷報(bào)》:“無端 司馬 登綸閣,催促 西施 上釣船?!?清 姚鼐 《懷程魚門舍人》詩:“ 淮南 倒屣盡嘉賓,綸閣今稱老舍人。”
刺史
刺史 (cìshǐ) 古代官名,自漢設(shè)立本為監(jiān)察郡縣的官員,宋元以后沿用為一州長(zhǎng)官的別稱 feudal provincial or prefectural governor白居易名句,洛中偶作(自此后在東都作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