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高似孫《欸乃辭》:
帝子降兮北渚,目眇眇兮愁予。
嫋嫋兮秋風(fēng),洞庭波兮木葉下。
揭揭兮寒菼,濊濊兮輕罛。
有鵜兮在梁,鴻何為兮離綱。
白蘋深兮騁望,水之清兮濯纓。
翁不語(yǔ)兮嗔偏醒,欸乃一聲兮天水淥。
注釋參考
白蘋
亦作“ 白萍 ”。水中浮草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送別王宣城》詩(shī):“既逢青春獻(xiàn),復(fù)值白蘋生。” 唐 杜甫 《麗人行》:“楊花雪落覆白蘋,青鳥飛去銜紅巾?!?五代 齊己 《放鷺鷥》詩(shī):“白萍紅蓼碧江涯,日暖雙雙立睡時(shí)。”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一○八回:“ 鴛鴦 下手的就是 湘云 ,便道:‘白萍吟盡 楚 江秋。’”
騁望
(1).放眼遠(yuǎn)望。《楚辭·九歌·湘夫人》:“登白蘋兮騁望,與佳期兮夕張。” 漢 馬融 《廣成頌》:“騁望千里,天與地莽。” 唐 戎昱 《苦哉行》之一:“登樓非騁望,目笑是心哭?!?清 汪為善 《泛清波摘遍·白蘋》詞:“南湖夜冷,北渚秋清,鷗散月明還騁望。”
(2).馳騁游覽?!逗鬂h書·循吏傳序》:“損 上林 池籞之官,廢騁望弋獵之事?!?/p>
濯纓
洗濯冠纓。語(yǔ)本《孟子·離婁上》:“滄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纓。”后以“濯纓”比喻超脫世俗,操守高潔。 南朝 宋 殷景仁 《文殊師利贊》:“體絶塵俗,故濯纓者高其跡。” 唐 白居易 《題噴玉泉》詩(shī):“何時(shí)此巖下,來(lái)作濯纓翁。” 前蜀 韋莊 《題潁源廟》詩(shī):“臨川試問 堯 秊事,猶被封人勸濯纓?!?清 魏源 《武夷九曲詩(shī)》之五:“塵容愧濯纓,詠歸聞扣榜。”
高似孫名句,欸乃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4道路連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