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陸游《秋思》:
弊衣但故絮,糲食惟黃齏。
余年如登山,步步勤攀躋。
從子念寂寞,千里致鹿麑。
秋風(fēng)石帆下,伴我扶青藜。
注釋參考
秋風(fēng)
秋風(fēng) (qiūfēng) 秋天的風(fēng) autumn wind石帆
珊瑚蟲的一種。呈樹枝形,骨骼為角質(zhì),著生于海底巖礁間。骨骼中之紅色節(jié)片可為裝飾品。 晉 左思 《吳都賦》:“石帆水松,東風(fēng)扶留?!?明 李時(shí)珍 《本草綱目·草八·石帆》﹝集解﹞引 大明 曰:“石帆紫色,梗大者如筋,見風(fēng)漸硬,色如漆,人以飾作珊瑚裝?!?/p>
青藜
(1).指藜杖。 唐 劉言史 《山中喜崔補(bǔ)闕見尋》詩:“鹿袖青藜鼠耳巾,潛夫豈解拜朝臣?!?宋 王安石 《晝寢》詩:“井徑從蕪漫,青藜亦倦抉?!?明 徐渭 《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觀潮夜歸示》詩之三:“ 阿宣 也鎖書堂去,獨(dú)曳青藜詠玉簪?!?/p>
(2).《三輔黃圖·閣》:“ 劉向 於 成帝 之末,校書 天祿閣 ,專精覃思。夜有老人,著黃衣,植青藜杖,叩閣而進(jìn)。見 向 暗中獨(dú)坐誦書,老父乃吹杖端,煙然,因以見 向 ,授《五行洪范》之文??衷~説繁廣忘之,乃裂裳及紳以記其言。至曙而去,請(qǐng)問姓名,云:‘我是太乙之精,天帝聞卯金之子有博學(xué)者,下而觀焉?!焙笠蛞浴扒噢肌敝敢棺x照明的燈燭。 宋 王安石 《上元戲呈貢父》詩:“不知太一游何處,定把青藜獨(dú)照公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射策》:“金蓮燭,祥光普照,喜得紅云飛繞,依稀似對(duì)青藜耀?!?清 陳鵬年 《冬日感懷》詩:“直廬夜檢青藜照,講幄朝呈《bai{1*1}虎通》?!?/p>
(3).借指苦讀之事。 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則得妻》:“衣冠俊雅,為姻親青藜拋下?!?清 陳維崧 《滿江紅·悵悵詞》詞:“問何為潦倒、青藜筆硯。老大怕逢裘馬輩,顛狂合入煙花院?!?/p>
(4).借指讀書人。 明 夏完淳 《軍宴》詩之一:“自愧青藜陪客座,幸從 細(xì)柳 識(shí)軍威。”
陸游名句,秋思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樓觀列畫圖,黯淡微茫里作者:衛(wèi)宗武作品:錢竹深招泛西湖值雨即事
- 無愁便是樂無涯,看破紛紛眼里花
- 瑞塔臨初地,金輿幸上方作者:解琬作品: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(yīng)制
- 明時(shí)取秀才,落日過蒲津
- 皓月當(dāng)空,寒江不動(dòng)
- 若為歲晚歸課兒,只說讀書興農(nóng)業(yè)作者:錢時(shí)作品:題方大夫家訓(xùn)
- 渭上耕屯望一秋,鼓行那復(fù)更遲留作者:孫應(yīng)時(shí)作品:讀通鑒雜興
- 沛然例賜三尺雨,造物無心怳難測(cè)。作者:蘇軾作品: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兩三首
- 松間忽被青童指,金籙犀仙第二人。
- 正是踏青天氣好,憶弓弓。作者:張?jiān)?/a>作品:春光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