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何苦浪馳逐,但得所求心自足
出自宋代王炎《次韻韓毅伯趣諸先輩送茶》:
脫腕符移日旁午,魚眼浮香須一煮。
客來捧腹共軒渠,暫時(shí)撥置官文書。
喜客恨無鮮可擊,滿盂脫粟饑時(shí)吃。
睡魔不待巧擠排,雪花小啜清風(fēng)來。
人生何苦浪馳逐,但得所求心自足。
意在春風(fēng)曉露邊,愛惜一旗輕萬錢。
碾破云龍還不飲,滟滟金荷扶玉筍。
渠方醉魄甘沉迷,我自詩情要勾引。
注釋參考
人生
人生 (rénshēng) 人一生中的活動(dòng) activity of a life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(gè)過程 human life;life 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——宋· 文天祥《過零丁洋》 與人的關(guān)系生疏,不熟悉 relation with people 人生地疏何苦
何苦 (hékǔ) 用反問語氣表示不值得(可用否定式),句末多帶“呢” why bother 你何苦為這點(diǎn)雞毛蒜皮的事跟他吵 [呢] ? 你又何苦不去試一試呢? 完全不必要——通常后加“呢” is it worth the trouble 生孩子的氣,何苦呢?馳逐
馳逐 (chízhú) 奔馳追趕 gallop and chase 繁華街區(qū),請勿馳逐 賽馬 horse racing得所
(1).謂得到安居之地或合適的位置。語出《詩·魏風(fēng)·碩鼠》:“樂土樂土,爰得我所?!薄稘h書·王莽傳上》:“四海輻湊,靡不得所?!?三國 蜀 諸葛亮 《前出師表》:“愚以為營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陣和睦,優(yōu)劣得所。” 唐 杜甫 《敬贈(zèng)鄭諫議十韻》:“野人寧得所,天意薄浮生。” 明 李贄 《答耿中丞書》:“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,所以不得所者,貪暴者擾之,而‘仁者’害之也。”
(2).適當(dāng);適宜。 北魏 高湛 《養(yǎng)生論》:“尋常飲食,每令得所,多湌令人彭亨短氣,或致暴疾?!?金 王若虛 《寧晉縣令吳君遺愛碑》:“蓋其剛?cè)徇m中,緩急得所,勤故不廢事,簡故不擾民,明無不察,毫髮莫欺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續(xù)錄三》:“ 錢敦堂 編修歿,其門生為經(jīng)紀(jì)棺衾,贍恤妻子,事事得所?!?/p>
求心
謂玄思冥想,求悟佛理。佛教禪宗認(rèn)為佛在人心,自省其心性,即可悟道成佛。 宋 蘇軾 《海會(huì)寺清心堂》詩:“ 南郭子綦 初喪我,西來 達(dá)磨 尚求心?!?王十朋 集注引 師民瞻 曰:“ 達(dá)磨 西來,不立文字,直指人心,見性悟道。” 宋 葉適 《趙振文傳借琉璃燈鋪寫山水人物》詩:“坐有求心客,駭目不忍看?!?/p>
自足
自足 (zìzú) 自我滿足 self-satisfied 自己覺得滿意 be satisfied oneself王炎名句,次韻韓毅伯趣諸先輩送茶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