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傅良《送翁誠之尉慈溪》:
詩律吾將問,心期孰與親。
明朝當(dāng)異縣,永夜更懷人。
尚友逢三益,明農(nóng)識大臣。
可無相問訊,勿道鬢毛新。
注釋參考
無相
(1).無人扶助?!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啊稓w妹》之《睽》,猶無相也?!?杜預(yù) 注:“《歸妹》,女嫁之卦;《睽》,乖離之象,故曰無相。相,助也。” 陸德明 釋文:“相,息亮反。”《禮記·仲尼燕居》:“治國而無禮,譬猶瞽之無相與!” 孔穎達(dá) 疏:“相,謂扶相?!?/p>
(2).佛教語。與“有相”相對。指擺脫世俗之有相認(rèn)識所得之真如實(shí)相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和梁武帝游鍾山大愛敬寺詩》:“神心鑒無相,仁化育有為?!?唐 姚合 《過欽上人院》詩:“有相無相身,惟師説始真?!?/p>
(3).沒有福相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九:“父母無相,惟生六女,無有一男。”
問訊
問訊 (wènxùn) 詢問或打聽 inquire 幸可廣問訊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咸來問訊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問訊處 問候 greet 彼此見禮問訊 僧尼跟人應(yīng)酬時(shí)合十招呼。也叫“打問訊” put the palms together (a Buddhist greeting)鬢毛
鬢毛 (bìnmáo) 鬢角的頭發(fā) hair on the temple 鄉(xiāng)音無改鬢毛衰?!啤?賀知章《回鄉(xiāng)偶書》陳傅良名句,送翁誠之尉慈溪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和胡鼓院郊臺致齋即事——— 楊簡〔宋代〕
- 袷饗太廟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聞湘南從叔朝覲——— 李群玉〔唐代〕
- 鴛鴦湖棹歌 之五十六——— 朱彝尊〔清代〕
- 偈頌六十八首——— 釋法薰〔宋代〕
- 仙湖歌——— 趙汝鐩〔宋代〕
- 紀(jì)游東觀山(山在桂林府城外三里)——— 佚名〔宋代〕
- 舞曲歌辭。獨(dú)漉篇——— 李白〔唐代〕
- 耕甫歸書約信二字為別二首——— 杜范〔宋代〕
- 送晦巖佛光法師歸天竺——— 釋文禮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