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情寄遠岳,放曠臨千仞。
出自唐朝皎然《杼山上峰和顏使君真卿、袁侍御五韻》
道情寄遠岳,放曠臨千仞。香路延絳騶,華泉寫金印。
日攲諸天近,雨過三華潤。留客云外心,忘機松中韻。
靈嘉早晚期,為布東山信。
注釋參考
道情
道情 (dàoqíng) 曲藝的一個類別。淵源于唐代的《承天》《九真》等道曲。南宋始用漁鼓、筒板伴奏,故又稱道情漁鼓。至清代,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,如陜北道情、江西道情、湖北漁鼓、四川竹琴等。道情多以唱為主,以說為輔。有坐唱、站唱、單口、對口等表演形式 a form of folk art;ballad with a moral theme遠岳
亦作“ 遠岳 ”。遠方的山岳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升天行》:“從師入遠岳,結友事先靈?!?南朝 梁 江淹 《渡西塞望江上諸山》詩:“結友愛遠岳,採藥好長生?!?唐 賈島 《留別鄠中友人》詩:“鞭嬴去暮色,遠岳起煙嵐?!?/p>
見“ 遠岳 ”。
放曠
豪放曠達,不拘禮俗。 晉 潘岳 《秋興賦》:“逍遙乎山水之阿,放曠乎人間之世。”《舊唐書·柳渾傳》:“ 渾 性放曠,不甚檢束。” 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詩話·余寶岡司寇詩》:“君本放曠士,我意亦安之。”
千仞
形容極高或極深。古以八尺為仞?!肚f子·秋水》:“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,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?!?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刑德》:“千仞之高,人不輕凌?!?晉 司馬彪 《贈山濤》詩:“上凌青云霓,下臨千仞谷?!?清 方文 《陳臥子子龍》詩:“惠心燭千仞,雄風扇八區(qū)。”
皎然名句,杼山上峰和顏使君真卿、袁侍御五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