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鄭浣《贈毛仙翁》
至道無名,至人長生。爰觀繪事,似挹真形。方口渥丹,
濃眉刷青。松姿本秀,鶴質(zhì)自輕。道德神仙,內(nèi)蘊心靈。
紅肌絲發(fā),外彰華精。色如含芳,貌若和光。胚渾造化,
含吐陰陽。吾聞安期,隱見不常?;蛟谑篱g,或游上蒼。
猗歟真人,得非后身。寫此仙骨,久而不磷。皎皎明眸,
了然如新。藹藹童顏,的然如春。金石可并,丹青不泯。
通天臺上,有見常人。俗士觀瞻,方悟幽塵。君子圖之,
敬兮如神。
注釋參考
胚渾
混沌。我國傳說中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景象?!段倪x·郭璞<江賦>》:“類肧渾之未凝,象太極之構(gòu)天?!?李善 注:“言云氣杳冥,似肧胎渾混,尚未凝結(jié)?!?唐 白居易 《雙石》詩:“結(jié)從肧渾始,得自 洞庭 口。” 唐 薛漁思 《河東記·葉靜能》:“既坐,談胚渾至道,次三皇五帝,歷代興亡,天時人事,經(jīng)傳子史,歷歷如指諸掌焉。” 宋 王禹偁 《重修北岳廟碑奉敕撰》:“臣聞元氣肧渾,結(jié)而為山岳,幽靈肸蠁,降而為神祇?!?宋 范成大 《緘口翁》詩:“愿聞胚渾甚深義,定自能令一座傾?!?/p>
造化
造化 (zàohuà) 福分;好運氣 good luck 子女都這么孝敬,你可真有造化 自然界 Nature 造化鐘神秀,陰陽割昏曉。——杜甫《望岳》 信造化之尤物。——宋· 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 與造化抗衡含吐
(1).謂調(diào)和?!痘茨献印け窘?jīng)訓》:“秉太一者,牢籠天地,彈壓山川,含吐陰陽,伸曳四時,紀綱八極,經(jīng)緯六合?!?/p>
(2).孕育產(chǎn)生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許長史舊館壇碑》:“悠哉曠矣,宇宙之靈也……含吐萬有,化育羣生?!?/p>
(3).形容出沒,隱現(xiàn)。 唐 白居易 《三游洞序》:“俄而峽山昏黑,云破月出,光氣含吐,互相明滅?!?/p>
(4).猶出入。比喻不相上下。 明 張居正 《翰林院讀書說》:“含吐 鄒 枚 ( 鄒陽 、 枚乘 ),方駕 陸 謝 ( 陸機 、 謝靈運 )?!?/p>
(5).謂吸氣、吐氣。 清 顧炎武 《酬李處士因篤》詩:“撝呵斗極迴,含吐 黃河 漲?!?/p>
陰陽
陰陽 (yīn-yáng) Yin and yang ,the two opposing principles in nature,the former feminine and nagative and the latter masculine and positive 古代哲學概念。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“陰”、“陽”兩個對立的范疇,并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(zhì)世界的運動 陰陽易位。——《楚辭·屈原·涉江》 日月運轉(zhuǎn)之學 陰陽歷算。——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 研核陰陽。 天氣的變化 陰陽之變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察今》鄭浣名句,贈毛仙翁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