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趙蕃《寄曾使君昭》:
溪山杖策過山林,萬竹千梅可慰心。
已悟濠魚真得計,未嫌噸曲謝知音。
飛騰要路終無那,咫尺春風且細尋。
詩自空青受山谷,到公探討益精深。
注釋參考
得計
[succeed in one's scheme] 計謀獲得成功
奪取對政府的控制權的陰謀得計
詳細解釋(1).契合心意。《莊子·徐無鬼》:“於蟻棄知,於魚得計,於羊棄意?!?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云:“蟻得水則死,魚得水則生,羊得水則病?!?郭慶藩 集釋引 郭嵩燾 曰:“魚相忘於江湖……故曰於魚得計?!?/p>
(2).計策得當。《韓非子·說難》:“貴人或得計而欲自以為功,説者與知焉,如此者身危。”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終制》:“今雖混一,家道罄窮,何由辦此奉營資費?且 揚都 污毀,無復孑遺,還被下濕,未為得計?!?唐 韓愈 《送靈師》詩:“投身豈得計,性命甘徒捐?” mao{1~1}澤{1*1}東 《整頓黨的作風》:“一切狡猾的人,不照科學態(tài)度辦事的人,自以為得計,自以為很聰明,其實都是最蠢的,都是沒有好結果的?!?/p>
(3).謂計謀得以實現(xiàn)?!段饔斡洝返谄呶寤兀骸皡s説那老魔吞了 行者 ,以為得計,徑回本洞?!?/p>
曲謝
遍謝。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謝恩》:“三日后,又曲謝。其日,主司方一一言及薦導之處,俾其各謝挈維之力;茍?zhí)剡_而取,亦要言之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哲宗元祐六年》:“辛亥, 王巖叟 奏事罷,留身曲謝。”
知音
知音 (zhīyīn)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,鐘子期善于聽琴,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’s talents 子期死, 伯牙絕弦,以無知音者?!读凶印珕枴?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,能賞識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; bosom friend趙蕃名句,寄曾使君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