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看文石階,高談曳長衱
出自宋代蘇轍《次韻答陳之方秘丞》:
南山李將軍,疋馬獨行獵。
田中射虎豹,后騎不容躡。
丈夫貴自遂,老大饒驚懾。
飄搖天地間,自視如一葉。
故人多東南,愿作扁舟涉。
忽蒙長篇贈,幸此傾蓋接。
時世尚新奇,詩書存舊業(yè)。
南風吹清汴,西去無停楫。
恨不留君談,一使眾坐厭。
新詩苦清壯,俗和再三怯。
東都多名卿,投刺日盈笈。
一言茍合意,富貴出旬浹。
行看文石階,高談曳長衱。
辱贈但茫然,知君念疲薾。
注釋參考
行看
(1).且看。 唐 韓愈 《郴州祈雨》詩:“行看五馬入,蕭颯已隨軒。” 明 高明 《琵琶記·才俊登程》:“行看取,朝 紫宸 , 鳳池 鰲禁聽絲綸?!比?,得。助詞。
(2).復看,又看。 唐 賈島 《送去華法師》詩:“默聽鴻聲盡,行看葉影飛?!?/p>
文石
(1).有紋理的石頭?!渡胶=?jīng)·北山經(jīng)》:“又東北二百里,曰 馬成之山 ,其上多文石,其陰多金玉?!薄逗鬂h書·宦者傳·張讓》:“ 讓 忠 等説帝令斂天下田畝稅十錢,以修宮室。發(fā) 太原 、 河東 、 狄道 諸郡材木及文石,每州郡部送至京師?!?明 陶宗儀 《輟耕錄·宮闕制度》:“正殿四面,朱懸瑣窗,文石甃地。” 郭沫若 《南京印象》四:“正中一個小圓桌,陳著一盆 雨花臺 的文石?!?/p>
(2).文石陛的省稱。 唐 權德輿 《奉和李給事省中書因呈許陳二閣老》:“分曹列侍登文石,促膝閑謡接羽觴。” 宋 范成大 《送汪圣錫侍郎帥福唐》詩:“如公未可違文石,稽古何妨欠碧油。”參見“ 文石陛 ”。
(3).宮室名?!段倪x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於后則椒 鶴 文石 ,永巷壺術, 楸梓 木蘭 ?!?張載 注:“ 聽政殿 后有 鳴鶴堂 、 楸梓坊 、 木蘭坊 、 文石室 ,后宮所止也?!?/p>
(4).瑪瑙的別名。見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金石二·馬腦》。
(5).一種香料。 宋 曾慥 《類說》引《香譜·文石》:“ 卞山 在 湖州 ,山下有無價香,有老母拾得一文石,光彩可玩,偶墜火中,異香聞於遠近,收而寳之,每投火中,異香如初。”
高談
亦作“ 高譚 ”。1.侃侃而談,大發(fā)議論。 三國 魏 劉劭 《人物志·接識》:“是故多陳處直,則以為見美,靜聽不言,則以為虛空,抗為高談,則為不遜。” 北周 庾信 《預麟趾殿校書和劉儀同》:“高譚變白馬,雄辯塞 飛狐 ?!?明 許承欽 《將相談兵歌題蔡懷真畫冊》詩:“蟹羹魚炙行日夕,高談話昔情逾敦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三:“可是--平常日子高談‘男女之大防’的,豈非就是他這班‘社會的棟梁’么?”
(2).不切實際的議論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官理》:“昔 衞靈 聽圣言而數(shù)驚, 秦孝 聞高談而睡寐。”
(3).高明的談吐;高尚的言談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講解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》:“高談屬時勝,寡聞終自恧。” 宋 秦觀 《送喬希圣》詩:“杖藜對客騁高談,自覺胸襟輩 堯 禹 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哭志衍》詩:“高譚羣兒驚,健筆小儒怍。”
曳長
猶拉長。 葉圣陶 《線下·橋上》:“ 奚如 懶懶地說:‘在家里整天睡覺,聽聽曳長的蟬聲罷了?!?/p>
蘇轍名句,次韻答陳之方秘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