晴檐甫見天目面,夜雨共傳笙筑聲
出自宋代釋寶曇《古城蘭若有竹數百道人筑墻而疏逖之十有九居》:
豈無四海老兄弟,恐墮春風年少名。
晴檐甫見天目面,夜雨共傳笙筑聲。
淋漓素壁江國在,參錯拂衣花鳥驚。
汝亦群龍護持一,此中七字有堅城。
注釋參考
見天
見天 (jiàntiān) 每天;天天 everyday 他見天早上練習跑步目面
猶面目。借指體系。 梁啟超 《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》第三章第二節(jié):“以上皆各派分流之大概也。北派支流多而目面各完,南派支流少而體段未具?!?/p>
共傳
謂大家都傳誦或稱說。《史記·廉頗藺相如列傳》:“ 和氏 璧,天下所共傳寶也?!?唐 杜甫 《奉贈王中允維》詩:“共傳收 庾信 ,不比得 陳琳 ?!?唐 韓愈 《和虞部盧四酬翰林錢七赤藤杖歌》:“共傳 滇 神出水獻,赤龍拔鬚血淋漓?!?/p>
笙筑
笙和筑。筑,古弦樂器。似琴,十三弦,用竹尺擊弦發(fā)音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品藻》“ 謝公 云 金谷 中 蘇紹 最勝” 劉孝標 注引 晉 石崇 《金谷詩敘》:“余與眾賢共送往澗中,晝夜游宴,屢遷其坐,或登高臨下,或列坐水濱,時琴瑟笙筑,合載車中,道路并作。”
釋寶曇名句,古城蘭若有竹數百道人筑墻而疏逖之十有九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