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錦纏頭罷,金釵剪燭明,有酒如澠
出自元代任昱《【雙調】水仙子_書所見閑開》:
書所見。
。
閑開翠牖近滄州,忽見蛾用出舵樓,來陪燕席翻紅袖。
舞春風宜佐酒,匆匆催去難留。
解湘水煙中佩,駕潯陽江上舟,瘦損風流。
。
。
泛舟。
。
牙檣錦纜過沙汀,皓齒青蛾捧玉觥,銀塘綠水磨銅鏡。
船如天上行,人傳李郭仙名。
水晶寒瓜初破,藕花香酒易醒,無限詩情。
。
。
友人席上。
。
絳羅為帳護寒輕,銀甲彈箏帶醉聽,玉奴捧硯催詩贈。
寫青樓一片情,盡疏狂席上風生。
紅錦纏頭罷,金釵剪燭明,有酒如澠。
。
。
幽居。
。
小堂不閉野云封,隔岸時聞澗水舂,比鄰分得山田種。
宦情薄歸興濃,想從前錯怨天公。
食祿黃虀甕,忘憂綠酒鐘。
未必全窮。
。
。
注釋參考
錦纏頭
古代歌舞藝人演畢,客以羅錦為贈,置之頭上,謂之“錦纏頭”。后又作為贈送女妓財物的通稱。 唐 杜甫 《即事》詩:“笑時花近眼,舞罷錦纏頭?!?明 沉自徵 《鞭歌妓》:“惱得我髮衝冠三尺劍生花,休想錦纏頭一曲春無價?!币嗍》Q“ 錦纏 ”。 元 蘭楚芳 《粉蝶兒》套曲:“初來時爭著與他錦纏,則為他那歌謳宛轉。”
金釵
(1).婦女插于發(fā)髻的金制首飾,由兩股合成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擬行路難》詩之九:“還君金釵玳瑁簪,不忍見之益愁思。” 唐 溫庭筠 《懊惱曲》:“兩股金釵已相許,不令獨作空成塵?!薄队何鯓犯ぷ砘帯耧L和太平了》:“兩行金釵,最宜素縞。” 清 黃遵憲 《九姓漁船曲》:“金釵敲斷都由我,團扇遮羞怕見郎。”
(2).借指婦女。 清 沉起鳳 《諧鐸·夢中夢》:“今富貴若此,何不廣列金釵,以充下陳?!?賀敬之 《放歌集·三門峽歌》:“烏云遮明鏡,黃水吞金釵?!?/p>
(3).石斛的別名。見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九。石斛》。
剪燭
語出 唐 李商隱 《夜雨寄北》詩:“何當共剪西窗燭,卻話 巴山 夜雨時?!焙笠浴凹魻T”為促膝夜談之典。 清 吳偉業(yè) 《吳門遇劉雪舫》詩:“當時聽其語,剪燭忘深更。” 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連瑣》:“與談詩文,慧黠可愛。剪燭西窗,如得良友?!?/p>
有酒
謂喝醉酒。 元 王實甫 《西廂記》第二本第四折:“你且住者,今日有酒也, 紅娘 扶將哥哥去書房中歇息,到明日咱別有話説?!?元 鄭廷玉 《后庭花》第二折:“ 李 順,你有酒了,你歇息咱?!薄秊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四三回:“ 月娘 見他有酒了,打發(fā)他脫了衣裳,只教 李瓶兒 與他磕了頭?!?/p>
任昱名句,【雙調】水仙子_書所見閑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