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高斯得《齒落》:
韓公四十五,已賦齒落詩(shī)。
呀然頓崩馳,存者皆浮危。
我今恰半百,衰暮固其時(shí)。
一齒闕當(dāng)門,摵其秋葉飛。
感茲生有涯,撫枕中夜悲。
伊人未聞道,文與百世期。
吾今食粟耳,將隨野草萎。
圣路千萬(wàn)里,加鞭猶加遲。
注釋參考
呀然
(1).張口貌;張開(kāi)貌。 唐 孫樵 《書田將軍邊事》:“吾嘗伺其來(lái),朔風(fēng)正嚴(yán),緩步坦途,日次一舍,固已呀然汗矣。” 宋 王禹偁 《歸云洞》詩(shī):“碧洞何耽耽,呀然倚山根,朝云出如嘔,暮云歸如吞?!?明 宋濂 《<清嘯后稿>序》:“穹亭邃館必壓以呀然之獸,鉅人元夫必冠以峨然之弁?!?清 曹寅 《江村雜詠·因是庵》:“呀然六窗開(kāi),獨(dú)設(shè)八關(guān)浄。”
(2).深廣貌。 唐 韓愈 《燕喜亭記》:“出者突然成邱,陷者呀然成谷。” 明 高攀龍 《三時(shí)記》:“山下立石楚楚,或呀然而為谷,或隱然而為洞?!?/p>
(3).開(kāi)口笑貌。 唐 柳宗元 《東海若》:“ 東海若 呀然笑曰。”集注引 童宗說(shuō) 曰:“呀然,笑貌?!?唐 羅隱 《后雪賦》:“ 鄒生 閲 相如 之詞,呀然解頤曰:‘善則善矣,猶有所遺?!?/p>
浮危
動(dòng)蕩危險(xiǎn)?!侗饼R文宣帝妃顏氏墓志》:“又以京輦浮危,帶山牢固,遂窆 鄴城 七十餘里 石門 之右?!?/p>
高斯得名句,齒落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