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(fā)家見春草,卻去聞秋風
出自唐代岑參《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》:
燕子與百勞,一西復一東。
天空信寥廓,翔集何時同。
知己悵難遇,良朋非易逢。
憐君心相親,與我家又通。
言笑日無度,書札凡幾封。
湛湛萬頃陂,森森千丈松。
不知有機巧,無事干心胸。
滿堂皆酒徒,豈復羨王公。
早年抱將略,累歲依幕中。
昨者從淮西,歸來奏邊功。
承恩長樂殿,醉出明光宮。
逆旅悲寒蟬,客夢驚飛鴻。
發(fā)家見春草,卻去聞秋風。
月色冷楚城,淮光透霜空。
各自務功業(yè),當須激深衷。
別后能相思,何嗟山水重。
注釋參考
發(fā)家
發(fā)家 (fājiā) 使家庭變得富裕 build up a family fortune 他靠投機發(fā)家春草
(1).春天的草。 晉 潘岳 《內顧》詩之一:“春草鬱青青,桑柘何奕奕?!?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登池上樓》詩:“池塘生春草,園柳變鳴禽?!?宋 陸游 《試院春晚》詩:“漫漫晚花吹瀼岸,離離春草上宮垣?!?明 何景明 《過君采次韻》之一:“昔牽春草夢,今并玉珂游?!?/p>
(2).喻卑微。 唐 杜甫 《贈翰林張四學士垍》詩:“此生任春草,垂老獨漂萍?!?仇兆鰲 注:“春草,嘆卑微?!?/p>
(3).藥草名。又名莽草?!稜栄拧め尣荨罚骸叭?,春草?!?邢昺 疏:“藥草也……莽草一名葞,一名春草?!币徽f,“春草”為白微的別名。參閱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二·白微》。
卻去
亦作“卻去”。后退;離去。 三國 魏 曹操 《讓縣自明本志令》:“從此卻去二十年,待天下清,乃與同歲中始舉者等耳?!?唐 杜甫 《羌村》詩之二:“嬌兒不離膝,畏我復卻去?!?明 王世貞 《將軍行》:“今年胡卻去,好復開茅土。”
秋風
秋風 (qiūfēng) 秋天的風 autumn wind岑參名句,送王著作赴淮西幕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