飛雪亭前,宜春臺(tái)上
出自宋代釋惟一《偈頌一百三十六首》:
飛雪亭前,宜春臺(tái)上。
物有萬殊,春無兩樣。
住不雇去底,猶欠劈面拳。
去不雇住底,好與攔腮掌。
直饒去住兩忘,如龍似象。
示免卸下衲衣,連揮痛棒。
棒折也不放,是罰是賞。
為人須為徹,殺{1*1}人面見血。
注釋參考
春臺(tái)
(1).春日登眺覽勝之處?!独献印罚骸盎馁馄湮囱?,眾人熙熙,如享太牢,如登春臺(tái)。” 唐 賈島 《送劉式洛中覲省》詩:“晴峯三十六,侍立上春臺(tái)?!?郭沫若 《水調(diào)歌頭·喜雪》詞:“驅(qū)旱魃,除蟲害,登春臺(tái)?!?/p>
(2).飯桌?!端疂G傳》第六回:“只見灶邊破漆春臺(tái),只有些灰塵在面上?!薄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肮芗遗跎暇骑?,雞、魚、鴨、肉,堆滿春臺(tái)?!?/p>
(3).禮部的別稱。
釋惟一名句,偈頌一百三十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