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朝鄧千江《望海潮》
云雷天塹,金湯地險(xiǎn),名藩自古皋蘭。營屯繡錯(cuò),山形米聚,喉襟百二秦關(guān)。鏖戰(zhàn)血猶殷。見陣云冷落,時(shí)有雕盤。靜塞樓頭,曉月依舊玉弓彎??纯炊ㄟh(yuǎn)西還。有元戎閫令,上將齋壇。區(qū)脫晝空,兜零夕舉,甘泉又報(bào)平安。吹笛虎牙間。且宴陪珠履,歌按云鬟。未拓興靈,醉魂長(zhǎng)繞賀
注釋參考
云雷
(1).云和雷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儒增》:“云雷在天,神於百物。” 宋 蘇軾 《祈雨僧伽塔祝文》:“噫欠云雷,咳唾雨澤,救焚拯溺,不待崇朝。”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十六回:“一日,場(chǎng)內(nèi)曬了許多麥,倐?cè)辉评状笞髌饋怼!?/p>
(2).指云紋和雷紋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儒增》:“云罇刻畫云雷之形?!?宋 范成大 《古鼎作香爐》詩:“云雷縈帶古文章,子子孫孫永奉常?!?明 李東陽 《臺(tái)寺夏日》詩:“云雷畫壁丹青壯,神鬼虛堂世代遙?!?清 龔自珍 《偽鼎行》:“徒取云雷傅,汝敗漆朽壤?!?/p>
(3).《易·屯》:“《彖》曰:屯,剛?cè)崾冀欢y生,動(dòng)乎險(xiǎn)中,大亨貞?!卑?,《屯》之卦象為《坎》上《震》下,《坎》之象為云,《震》之象為雷。因以“云雷”喻險(xiǎn)難環(huán)境。 北周 庾信 《周柱國大將軍長(zhǎng)孫儉神道碑》:“道鐘《屯》《剝》,世屬云雷?!?宋 王禹偁 《刻石為丘行恭贊》序:“圣人創(chuàng)經(jīng)綸之業(yè),起草昧之時(shí),云雷方興,《屯》難必作,乃有忠果武勇之士以救之?!?/p>
(4).指不吉利的征兆。 宋 辛棄疾 《沁園春·城中諸公載酒入山遂破戒一醉》詞:“ 杜康 初筮,正得云雷?!?鄧廣銘 箋注:“意謂 杜康 筮仕而得不吉利之《屯卦》,亦即預(yù)示酒及造酒之人均將遭受拒絶也?!?/p>
(5).《易·屯》:“《象》曰:云雷,《屯》,君子以經(jīng)綸。”《屯》之卦象是為云雷聚,云行于上,雷動(dòng)于下。按《象傳》以雨比恩澤,以雷比刑。謂君子觀此卦象和卦名,則善于兼用恩澤與刑罰,以經(jīng)緯國家?!赌鲜贰埡氩邩诽@等傳論》:“ 藹 雖異帷幄之勛,亦讚云雷之業(yè),其當(dāng)官任事,寵秩不亦宜乎?!?/p>
(6).指經(jīng)緯治理國家的人。 宋 陳師道 《后山談叢》卷三:“廊廟佇徵于舊德,云雷始洽于新恩?!?金 元好問 《射虎》詩:“得意云雷捲勍敵,回頭藜藿但空山?!?/p>
(7).行云下雨。 唐 盧綸 《寄贈(zèng)庫部王郎中》詩:“草木承風(fēng)偃,云雷施澤均。” 劉初棠 校注:“《周易·上經(jīng)乾》:‘云行雨施,天下平也。’此易雨為雷,調(diào)聲以就平仄。”
(8).比喻波濤。波濤翻卷如云,奔騰之聲如雷,故稱。 宋 蘇軾 《同正輔表兄游白水山》詩:“擘開翠峽走云雷,截破奔流作潭洞?!?金 元好問 《鸛雀崖北龍?zhí)丁吩姡骸霸评装栵w浪,噴薄齊萬弩?!?/p>
天塹
天塹 (tiānqiàn) 天然形成的隔斷交通的大壕溝 natural moat 長(zhǎng)江天塹 長(zhǎng)江 the Changjiang River (Yangtse River) 金陵空壯觀,天塹凈波瀾?!?李白《金陵》 錢塘江 Qiantang River 云樹繞堤沙,怒濤卷霜雪,天塹無涯?!馈锻3薄? 黃河 the Huanghe River;the Yellow River 天塹波光搖落日,太行山色照中原?!?金· 李汾《汴梁雜詩》金湯
金湯 (jīntāng) “金城湯池”的略語 impregnable fortress 金湯非粟而不守,水旱有待而無遷。——王融《永明九年策秀才文》 固若金湯地險(xiǎn)
(1).大地險(xiǎn)阻;地面險(xiǎn)阻?!兑住た病罚骸啊跺琛吩唬禾祀U(xiǎn),不可升也;地險(xiǎn),山川丘陵也?!?孔穎達(dá) 疏:“言地以山川丘陵而為險(xiǎn)也。”《宋書·禮志三》:“地險(xiǎn)俗殊,民望絶塞,以為分外,其日久矣?!?清 黃景仁 《鄧家墳寫望》詩:“方今萬里一,地險(xiǎn)安足論!”
(2).指險(xiǎn)要之地。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汾水》:“上戴山阜,下臨絶澗,俗謂之為‘ 魯般橋 ’,蓋通古之津隘矣,亦在今之地險(xiǎn)也?!?唐 李商隱 《南朝》詩:“地險(xiǎn)悠悠天險(xiǎn)長(zhǎng), 金陵 王氣應(yīng)瑤光。” 清 黃遵憲 《乙未二月二十七日公祭沉文肅公祠》詩:“天驕橫肆地險(xiǎn)失,坐令蚍蟻咸無援?!?/p>
名藩
指地方重鎮(zhèn)?!稌x書·王國寶傳》:“時(shí) 王恭 與 殷仲堪 并以才器,各居名藩?!薄杜f唐書·李德裕傳》:“受寄名藩,常憂曠職,孜孜夙夜,上報(bào)國恩?!?宋 梅堯臣 《葉大卿挽詞》之一:“舊族聲華遠(yuǎn),名藩治行存?!?清 李漁 《與丁太巖方伯書》:“老先生榮蒞名藩,身膺重寄,非惟保障 江 南,亦且屏翰四國?!?/p>
自古
(1).從古以來。《詩·小雅·甫田》:“我取其陳,食我農(nóng)人,自古有年。”《論語·顏淵》:“自古皆有死,民無信不立?!?三國 魏 曹丕 《典論·論文》:“文人相輕,自古而然?!?宋 歐陽修 《定風(fēng)波》詞:“任是好花須落去,自古?!?/p>
(2).泛指從前。 清 劉大櫆 《送張福清序》:“昔在自古, 閩 粵 不齒於上國?!?/p>
皋蘭
亦作“皐蘭”。1.澤邊的蘭草。《楚辭·招魂》:“朱明承夜兮時(shí)不可以淹,皐蘭被徑兮斯路漸。” 三國 魏 阮籍 《詠懷》之五:“清露被皐蘭,凝霜霑野草。” 晉 成公綏 《嘯賦》:“藉皐蘭之猗靡,蔭脩竹之蟬蜎?!?/p>
(2).山名。在今 甘肅省 蘭州市 南?!稘h書·霍去病傳》:“轉(zhuǎn)戰(zhàn)六日,過 焉支山 千有餘里,合短兵鏖 皐蘭 下?!?南朝 梁元帝 《鄭眾論》:“況復(fù)風(fēng)生 稽落 ,日隱 龍堆 , 翰海 飛沙, 皋蘭 走雪?!?唐 沉佺期 《被試出塞》詩:“辛苦 皋蘭 北, 胡 霜損 漢 兵?!?/p>
(3).舊縣名。即今 甘肅省 蘭州市 。 漢 設(shè) 金城縣 , 明 為 蘭縣 , 清 改 皋蘭縣 。 清 姚鼐 《<停云堂遺文>序》:“ 皋蘭 王誡亭 先生,固 秦 中之聰明才杰士也?!?/p>
鄧千江名句,望海潮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