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文章尺海內,畢竟空談何有聽匣底蒼龍狂吼
出自近現代弘一《金縷曲 留別祖國,并呈同學諸子》:
披發(fā)佯狂走。
莽中原,暮鴉啼徹,幾枝衰柳。
破碎河山誰收拾,零落西風依舊,便惹得離人娑婆世界有瘦。
行矣臨流重太息,說相思,刻骨雙紅豆。
愁黯黯,濃于酒。
漛情不斷淞波溜。
恨年來絮飄萍泊,遮難回首。
二十文章尺海內,畢竟空談何有?聽匣底蒼龍狂吼。
長夜凄風眠不得,度群生那惜心肝剖?是祖國,忍孤負!
注釋參考
文章
文章 (wénzhāng) 原指文辭,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article;essay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? 泛指著作 literary works;writings 為文章?!啤?柳宗元《柳河東集》 每為文章。 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hidden meaning 話里有文章 事情;程序 thing;program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海內
海內 (hǎinèi) 古人認為我國疆土四面為海所環(huán)抱,因而稱國境以內為海內 within the four seas;throughout the country 海內之地?!睹献印ち夯萃跎稀?海內存知己,天涯若比鄰?!啤?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海內大亂?!顿Y治通鑒》畢竟
畢竟 (bìjìng) 終歸;終究;到底 after all;at all;all in all 畢竟西湖六月中,風光不與四時同?!?宋· 楊萬里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》 亞洲畢竟是原料豐富的大陸 堅持 persist in;uphold 卜良畢竟要說明, 趙尼姑便附耳低言?!冻蹩膛陌阁@奇》空談
空談 (kōngtán) 只發(fā)空論,沒有實踐 indulge in empty talk 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言談 bunk;bunkum 別信他那套空談何有
(1).有什么?!对姟ぺL·谷風》:“何有何亡,黽勉求之?!?鄭玄 箋:“君子何所有乎?何所亡乎?” 晉 潘尼 《贈陸機出為吳王郎中令》詩:“ 崐山 何有?有瑤有珉?!?/p>
(2).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難?!墩撜Z·里仁》:“能以禮讓為國乎?何有?” 何晏 集解:“何有者,言不難?!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巴跞绾秘?,與百姓同之,於王何有?” 漢 袁康 《越絕書·計倪內經》:“王審用臣之議,大則可以王,小則可以霸,於何有哉?” 晉 陶潛 《擬古》詩之一:“意氣傾人命,離隔復何有?”
(3).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憐惜、不愛重等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除君之惡,唯力是視, 蒲 人、 狄 人,余何有焉?今君即位,其無 蒲 狄 乎!” 楊伯峻 注:“何有,古人習語,意義隨所施而異,此謂心目中無之也?!薄秴问洗呵铩ぶ印罚骸叭酥?,非不愛其子也,其子之忍,又將何有於君?” 清 侯方域 《重修顏魯公碑亭記》:“其視卿相王侯與其國封邸第,曾不若脫屣,而何有于亭?”
(4).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關?!蹲髠鳌ふ压四辍罚骸?祁氏 私有討,國何有焉?” 杜預 注:“言討家臣,無與國事?!薄蹲髠鳌ぐЧ吣辍罚骸叭衾局?, 瑤 何有焉?” 宋 曾鞏 《寄歐陽舍人書》:“茍其人之惡,則於銘乎何有?”
(5).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顧慮、不在乎。《左傳·昭公元年》:“ 吉 若獲戾,子將行之,何有於諸 游 ?” 楊伯峻 注:“言不必顧慮 游氏 諸人?!?明 李贄 《與周友山》:“士為知己者死,死且甘焉,又何有于廢棄歟?” 魯迅 《熱風·反對“含淚”的批評家》:“然而一切青年的心,卻未必都如此不凈;倘竟如此不凈,則即使‘授受不親’后來也就會‘瞟’,以至于瞟以上的等等事,那時便是一部《禮記》,也即等于《jin{1*1}瓶{1*1}梅》了,又何有于《蕙的風》?”
(6).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得?!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矮@ 晉侯 ,以厚歸也;既而喪歸,焉用之?大夫其何有焉?” 杜預 注:“何有猶何得?!?/p>
(7).用反問的語氣表示無所不有?!段倪x·木華<海賦>》:“弘往納來,以宗以都。品物類生,何有何無?” 李善 注:“言諸品物以類相生,何所不有?何者而無?言其多也?!?/p>
(8).哪里有,豈有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澤虞是濫,何有春秋?”《后漢書·賈琮傳》:“刺史當遠視廣聽,糾察美惡,何有反垂帷裳以自掩塞乎?” 唐 韓愈 《與孟尚書書》:“凡君子行己立身,自有法度……何有去圣人之道,捨先王之法,而從夷狄之教以求福利也?” 明 吳承恩 《贈邑侯念吾高公擢南曹序》:“自仍歲之水也,洪濤冒夫城郭,而何有於田,何有於食,何有於租與賦哉!”
蒼龍
蒼龍 (cānglóng) Black Dragon 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,即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的合稱 太歲星,古時以為兇神,今比喻極其兇惡的人 今日長纓在手,何時縛住蒼龍?——mao{1~1}澤{1*1}東《清平樂·六盤山》狂吼
大聲吼叫。 郭沫若 《沸羹集·序我的詩》:“它在群山中間開辟道路,好像時常在沖鋒陷陣一樣,不斷地狂吼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五:“‘追呀,捉呀!見一個,捉一個!’ 桂長林 狂吼著?!?/p>
弘一名句,金縷曲 留別祖國,并呈同學諸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