矯然未肯妄求取,恥以不義藏其先
出自宋代蘇轍《贈(zèng)馬正卿秀才》:
男兒生可憐,赤手空腹無一錢。
死喪三世委平地,骨肉不得歸黃泉。
徒行乞丐買墳?zāi)?,冠幘破敗衣履穿?br>矯然未肯妄求取,恥以不義藏其先。
辛勤直使行路泣,六親不信相尤愆。
問人何罪窮至此,人不敢尤其怨天。
孝慈未省鬼神惡,兄弟寧有木石頑。
善人自古有不遇,力行不廢良謂賢。
注釋參考
矯然
(1).堅(jiān)勁貌。 漢 桓寬 《鹽鐵論·褒賢》:“文學(xué)高行,矯然若不可卷。” 清 沉德潛 《古詩源·例言》:“ 隋煬帝 yan{1*1}情篇什,同符 后主 ,而邊塞諸作,矯然獨(dú)異?!?/p>
(2).矯情飾行貌。 晉 陶潛 《感士不遇賦》:“推誠心而獲顯,不矯然而祈譽(yù)?!?/p>
妄求
妄求 (wàngqiú) 非份的要求 inappropriate request;presumptuous demand 不敢妄求不義
不義 (bùyì) 不合乎道義;不正當(dāng) mean 這慈祥的面孔正是掩飾罪惡和不義的虛偽的面孔啊!——巴金《電椅》其先
其先 (qíxiān) 在某時(shí)之前;早先 previously 他其先很不用功,后來才發(fā)憤讀書蘇轍名句,贈(zèng)馬正卿秀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