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衣裛草露,素士挽桐棺
出自宋代梅堯臣《王侍講原叔挽詞三首》:
丹旐秋風(fēng)急,清笳曉月寒。
明衣裛草露,素士挽桐棺。
行哭賓徒盛,觀儀里巷殫。
空余舊編在,千載莫能刊。
注釋參考
明衣
(1).古人在齋戒期間沐浴后所穿的干凈內(nèi)衣。《論語(yǔ)·鄉(xiāng)黨》:“齊,必有明衣,布。” 何晏 集解:“ 孔 曰:‘以布為沐浴衣。’” 宋 高承 《事物紀(jì)原·吉兇典制·明衣》:“三代以來(lái),襲有明衣, 唐 改用生絹單衣,今但新衣而已?!?/p>
(2).古代死者潔身后所穿的干凈內(nèi)衣。《儀禮·士喪禮》:“明衣裳用布?!?賈公彥 疏:“下浴訖,先設(shè)明衣,故知親身也?!?/p>
(3).神明之衣?!赌绿熳觽鳌肪砹骸懊了?,天子使嬖人贈(zèng)用文錦明衣九領(lǐng)?!?郭璞 注:“謂之明衣,言神明之衣?!?/p>
草露
(1).草上的露水。 漢 王粲 《從軍詩(shī)》之三:“下船登高防,草露霑我衣?!?唐 宋之問(wèn) 《王子喬》詩(shī):“空望山頭草,草露溼人衣?!?唐 杜甫 《日暮》詩(shī):“石泉流暗壁,草露滴秋根?!?/p>
(2).比喻恩澤?!段倪x·王融<三月三日曲水詩(shī)序>》:“信凱讌之在藻,知和樂(lè)之食蘋(píng)。桑榆之陰不居,草露之滋方渥?!?呂延濟(jì) 注:“草露之滋方渥,喻君恩已被霑矣?!?/p>
素士
猶言布衣之士。亦指貧寒的讀書(shū)人。《三國(guó)志·魏志·賈詡傳》:“愿將軍恢崇德度,躬素士之業(yè)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崇教》:“若使素士,則晝躬耕以餬口,夜薪火以修業(yè)。” 唐 韋應(yīng)物 《答韓庫(kù)部》詩(shī):“名列金閨籍,心與素士同。” 清 趙翼 《立崖諸公方營(yíng)杜閣并祠白公》詩(shī):“始嘆達(dá)官力,逈勝素士猛?!?/p>
桐棺
桐木做的棺材。因其質(zhì)地樸素,故表示薄葬。《左傳·哀公二年》:“桐棺三寸,不設(shè)屬辟?!薄赌印す?jié)葬下》:“﹝ 禹 ﹞葬 會(huì)稽 之山,衣衾三領(lǐng),桐棺三寸,葛以緘之?!薄逗鬂h書(shū)·周磐傳》:“若命終之日,桐棺足以周身?!?/p>
梅堯臣名句,王侍講原叔挽詞三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