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梅堯臣《和淮陽燕秀才》:
我官忝博士,曾昧通經術。
前因辟書來,亦不習文律。
循舊臨學宮,虎革被羊質。
倚席未能講,占牘聊置日。
樸鈍既若茲,愧彼噉棘粟。
今者登俊賢,充詔冠庭實。
邦伯乃宗公,惟帝舊良弼。
置醴餞以行,行行季冬月。
騏驥入羈駕,千里終不蹶。
慚予延蔭人,安得結子韈。
心雖羨名場,才命甘汨沒。
祿仕二十年,屢遘龍牓揭。
在昔見麻{1|1}衣,于今盡超越。
是以對杯觴,謹嚴微敢忽。
寧唯畏后生,自恨疏節(jié)骨。
肴羞羅食案,包核備時物。
里婦或窺觀,戶下紅裙出。
歸應愿生男,生男付紙筆。
乃信讀書榮,況即服縕韠。
長歌食蘋詩,聲淡異鳴瑟。
注釋參考
前因
前因 (qiányīn) 在一個事變或事件之前發(fā)生的或起過影響作用的事情、條件、形勢或環(huán)境 antecedents 戰(zhàn)爭的前因和后果辟書
征召的文書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奏記詣太尉蔣濟》:“開府之日,人人自以為掾屬;辟書始下,而下走為首?!薄蛾悤た讑J傳》:“司徒 王僧辯 先下辟書,引 奐 為左西曹掾,又除 丹陽 尹丞?!?宋 王安石 《送張仲容赴杭州孫公辟》詩:“憶我屢隨游客入,喜君今赴辟書還?!?/p>
文律
文律 (wénlǜ) 文章的音律或法則 temperament or rule of articles 政令或法律 law梅堯臣名句,和淮陽燕秀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