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馬廷鸞《次胡玉叟韻》:
莫學前人索送詩,我無姱節(jié)可提撕。
忍聽世上新翻曲,堪笑山中老古錐。
人境炎涼過駒隙,天邊日夜走蟾規(guī)。
窮閻又度純坤月,誰識初陽變一奇。
注釋參考
前人
前人 (qiánrén) 以前的人 predecessor 滿意地詳細講述這位詩人與他的前人的不同之處 具有共同遺產(chǎn)的早期的人,不一定能追溯到血緣關(guān)系 forefathers姱節(jié)
美好的節(jié)操?!冻o·離騷》:“汝何博謇而好修兮,紛獨有此姱節(jié)。” 明 葉憲祖 《鸞鎞記·論心》:“姱節(jié)霞褰,峭爾心胸心岳;文思泉涌,鏗然咳唾珠璣?!薄睹魇贰と辶謧鞫钇鹪罚骸?起元 清修姱節(jié),然其學不諱禪?!?/p>
提撕
(1).拉扯;提攜?!对姟ご笱拧ひ帧贰胺嗣婷?,言提其耳” 漢 鄭玄 箋:“我非但對面語之,親提撕其耳?!薄都魺翕旁挕ぼ饺仄劣洝罚骸笆牌窃柑崴海瑹︽速噷⒁??!?李大釗 《時》:“冀其翻然思反,復(fù)歸于進步論者之林,與我們攜手提撕,共到進步的大路上去?!?/p>
(2).教導;提醒。 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序致》:“吾今所以復(fù)為此者,非敢軌物范世也,業(yè)以整齊門內(nèi),提撕子孫?!?清 魏源 《<曾子章句>序》:“惟為己為人義利際,諄諄提撕而辟咡之,百世下如見其心焉?!?葉圣陶 《線下·校長》:“現(xiàn)在經(jīng)先生的提撕,我們才恍然覺悟,知道這件事是不該隨意玩的。”參見“ 提耳 ”。
(3).振作。 唐 韓愈 《南內(nèi)朝賀歸呈同官》詩:“所職事無多,又不自提撕?!?清 吳偉業(yè) 《途中遇雪即事言懷》詩:“昔賢長笑傲,吾道務(wù)提撕?!?楊度 《<游學譯編>敘》:“及今日而提撕其精神,操煉其體魄,猶有可以自救者?!?/p>
馬廷鸞名句,次胡玉叟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