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恕而行非茍爾,感通之效固昭然
出自宋代胡寅《和黃倅祈求有應(yīng)》:
海山和氣四時連,太守賓僚自十仙。
明恕而行非茍爾,感通之效固昭然。
萌心甘澤云從地,舉意晴蜴日麗天。
可但南冠瓶有粟,家家酣詠太平年。
注釋參考
明恕
明信寬厚;明察寬大?!蹲髠鳌る[公三年》:“明恕而行,要之以禮,雖無有質(zhì),誰能間之?” 宋 曾鞏 《韓晉卿莫君陳刑部郎中制》:“夫惟篤於明恕,可以副朕欽恤之心?!?明 李東陽 《姜貞庵傳》:“遷 南京 刑部郎中,讞鞫明恕?!?/p>
感通
謂此有所感而通於彼。意即一方的行為感動對方,從而導致相應(yīng)的反應(yīng)。語本《易·繫辭上》:“《易》無思也,無為也,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?!薄度龂尽の褐尽り愃纪踔矀鳌罚骸巴踉庞髁x備悉矣,何言精誠不足以感通哉?”《朱子語類》卷七二:“ 趙致道 問感通之理。曰:‘感,是事來感我;通,是自家受他感處之意?!薄冻蹩膛陌阁@奇》卷十九:“ 謝小娥 立志報仇,夢寐感通,歷年乃得?!薄缎梁ジ锩笆觊g時論選集·論排外宜有別擇》:“如謂委屈將順,先意承旨,即可感通殊俗……而外人且愈養(yǎng)而愈驕,其蹴踏凌侮,乃無所不至?!?/p>
昭然
昭然 (zhāorán) 明明白白,顯而易見 obvious 昭然若揭胡寅名句,和黃倅祈求有應(yī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