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把律詩較聲病,圣賢工夫不此如
出自宋代金履祥《作深衣小傳王希夷有絕句索和語》:
深衣大帶非今士,考禮譚經(jīng)盡古書。
莫把律詩較聲病,圣賢工夫不此如。
注釋參考
律詩
律詩 (lǜshī) 中國舊詩體裁之一,形成于唐朝,每首詩八句,二、四、六、八句要押韻,三四兩句、五六兩句要對偶,字的平仄有定規(guī),有五律(五個字一句)、七律(七個字一句)兩種 lushi,a poem of eight lines聲病
指詩文聲律上的毛病。做詩講求韻律,探討聲病,始自 南朝 梁 沉約 等,至 唐 乃有此稱。 唐 時以詩賦取士,常以此決定優(yōu)劣取舍。 唐 元稹 《敘詩寄樂天書》:“ 稹 九歲學(xué)賦詩,長者往往驚其可教。年十五六,初識聲病?!?宋 蘇軾 《乞不分差經(jīng)義詩賦試官札子》:“試經(jīng)義者主虛浮之文,考試賦者主聲病之學(xué),紛紜爭競,理在不疑?!薄顿Y治通鑒·唐代宗廣德元年》:“考文者以聲病為是非?!?胡三省 注:“聲病,謂以平、上、去、入四聲輯而成文,音從聲順謂之聲,反是則謂之病?!?清 黃宗羲 《明夷待訪錄·取士上》:“昔之詩賦亦何足以得士,然必費(fèi)考索,推聲病,未有若時文,空疏不學(xué)之人皆可為之也。”參閱 郭紹虞 《永明聲病說》、《再論永明聲病說》。
圣賢
圣賢 (shèngxián) 圣人與賢人的合稱;亦指品德高尚,有超凡才智的人 sage 既加冠,益慕圣賢之道?!鳌?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夫不
鳥名。即布谷鳥?!对姟ば⊙拧に哪怠贰棒骠嬲啭x” 毛 傳:“鵻,夫不也?!?宋 呂南公 《熙寧六年再至鄧氏北軒感而書壁》詩:“言如鸚鵡今徒爾,宿似夫不亦得哉?!眳㈤啞稜栄拧め岠B》 郝懿行 義疏。
金履祥名句,作深衣小傳王希夷有絕句索和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