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食未應(yīng)須角黍,君王端是念忠賢
出自宋代崔敦詩《淳熙元年端午帖子詞皇帝合六首》:
幽芳拂拂朝香度,密葉陰陰晝影圓。
玉食未應(yīng)須角黍,君王端是念忠賢。
注釋參考
玉食
玉食 (yùshí) 珍貴的飲食 precious food 雖舉家錦衣玉食,何患不能?——宋· 司馬光《訓(xùn)儉示康》未應(yīng)
(1).猶不須。 宋 王安石 《評定試卷》詩:“疑有高鴻在寥廓,未應(yīng)回首顧張羅?!?宋 陸游 《遣興》詩:“老去可憐風味在,未應(yīng)山?;鞚O樵?!?/p>
(2).猶不算;不是。 唐 李白 《梁園吟》:“ 東山 高臥時起來,欲濟蒼生未應(yīng)晚。” 宋 張綱 《臨江仙》詞:“年方強仕未應(yīng)遲。高風輕借便,一鶚看橫飛?!?/p>
(3).猶不曾。 唐 李白 《關(guān)山月》詩:“戍客望邊色,思歸多苦顏,高樓當此夜,嘆息未應(yīng)閑?!?唐 王維 《聽宮鶯》詩:“游子未應(yīng)返,為此始思鄉(xiāng)。” 宋 蔡伸 《念奴嬌》詞:“云浪鱗鱗,蘭舟泛泛,共載一輪月。五湖當日,未應(yīng)此段奇絶。”
(4).不應(yīng)當。 明 劉基 《旅興》詩之二四:“晨興步庭除,足弱幾不持;論年未應(yīng)爾,胡為遽如斯?”
角黍
食品名。即粽子。以箬葉或蘆葦葉等裹米蒸煮使熟。狀如三角,古用黏黍,故稱?!短接[》卷八五一引 晉 周處 《風土記》:“俗以菰葉裹黍米,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,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。一名糉,一名角黍。” 宋 周邦彥 《齊天樂·端午》詞:“角黍包金,香蒲泛玉,風物依然 荊楚 ?!?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穀四·粽》:“糉,俗作粽。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,尖角,如椶櫚葉心之形,故曰糉,曰角黍。近世多用糯米矣,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(jié)物相餽送?;蜓詾榧?屈原 ,作此投江,以飼蛟龍也?!?清 趙翼 《連日競渡再賦》詩:“競渡傳從 楚 歲時,為投角黍弔 湘 纍。”
君王
君王 (jūnwáng) 古稱天子或諸侯 monarch; emperor 君王為人不忍?!妒酚洝ろ椨鸨炯o》 君王與沛公飯。忠賢
(1).忠誠賢明。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夫忠賢之臣,導(dǎo)主志,承君惠,攄盛德而化洪,天下安瀾,比屋可封。”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漢過》:“忠賢望士,謂之黨人,囚捕誅鋤,天下嗟嗷?!?宋 羅大經(jīng) 《鶴林玉露》卷十五:“故忠賢才識之士,謂之寳臣?!?/p>
(2).忠誠賢明的人?!稘h書·元后傳》:“ 鳳 不可久令典事,宜退使就第,選忠賢以代之?!?唐 康駢 《劇談錄·宣宗夜召翰林學(xué)士》:“任忠賢,則享天下之福;任不肖,則受天下之禍?!?清 陳天華 《警世鐘》:“維新變法,破除 滿 漢 的意見,一切奸臣,盡行革去;一切忠賢,盡行登用?!?/p>
崔敦詩名句,淳熙元年端午帖子詞皇帝合六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海銀之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