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處一《滿庭芳》:
心*真香,神排妙供,滿空遙送丹方。
收藏靈寶,嘉瑞自呈祥。
一點穿聯(lián)浩動,兩儀內(nèi)、反復(fù)陰陽。
全真樂,團團性月,光散滿空香。
搜詳玄妙理,根源無漏,道德芬芳。
聚神砂玉液,無致傾亡。
結(jié)果真仙妙道,超三界、無極清涼。
全家悟,頤神養(yǎng)浩,皆得到蓬莊。
注釋參考
妙理
精微的道理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漢二祖優(yōu)劣論》:“通黃中之妙理,韜亞圣之奇才。” 唐 杜甫 《晦日尋崔戢李封》詩:“濁醪有妙理,庶用慰沉浮?!?金 王若虛 《揖翠軒賦》:“物之在天下,皆妙理之所寓也。” 清 黃鷟來 《雨晴游弘濟寺訪蒲庵和尚》詩:“捶鉤暢玄旨,妙理窮指摘?!?/p>
根源
根源 (gēnyuán) 使事物發(fā)生的根本原因 root 犯錯誤的根源 起源(于);發(fā)生(于) rise from;originate from 經(jīng)濟危機根源于資本主義制度無漏
(1).不泄露?!端囄念惥邸肪砦逦逡?南朝 梁 王僧孺 《<詹事徐府君集>序》:“溫樹靡答,露事不詶;省中之言無漏,席下之跡不疑。”
(2).沒有漏洞。 唐 白行簡 《濾水羅賦》:“環(huán)之勁鐵,取其堅而不朽;羃以輕紗,取其疏而無漏?!?/p>
(3).佛教語。謂涅槃、菩提和斷絕一切煩惱根源之法。與“有漏”相對。 南朝 宋 謝靈運 《答王衛(wèi)軍問》:“藥驗者疾易痊,理妙者吝可洗。洗吝豈復(fù)循環(huán),疾痊安能起滅?則事不侔,居然已辨,但無漏之功,故資世俗之善,善心雖在五品之數(shù),能出三界之外矣?!薄栋儆鹘?jīng)·寶篋鏡喻》:“禪定道品,無漏諸善,三乘道果,一切都失?!?唐 王維 《能禪師碑》:“得無漏不盡漏,度有為非無為者,其惟我 曹溪禪師 乎!” 趙殿成 箋注:“釋氏謂道心如完器,妙理猶浄水,一切煩惱,破壞道心,迷失妙理,猶如破器,不能停浄水,譏其過失,名之曰漏。即欲漏、有漏、無明漏也。四果永盡,名曰無漏。”
道德
道德 (dàodé) 社會意識形態(tài)之一,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(guī)范 morals;ethics 道德之歸也有日矣?!啤?韓愈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》 作為校長,他要求在學(xué)校里保持高的道德標準和禮貌規(guī)矩 合乎道德的 moral芬芳
芬芳 (fēnfāng) 香;香氣 fragrance;fragrant 芬芳襲人 具有香氣的東西 sweets 芬芳的原野王處一名句,滿庭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