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陸龜蒙《王先輩草堂》
松徑隈云到靜堂,杏花臨澗水流香。身從亂后全家隱,
日校人間一倍長。金箓漸加新品秩,玉皇偏賜羽衣裳。
何如圣代彈冠出,方朔曾為漢侍郎。
注釋參考
何如
何如 (hérú) 如何,怎么樣 how about;why not;what do you think 今日之事何如?!妒酚洝ろ椨鸨炯o(jì)》 誠好惡何如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柳河?xùn)|集》 則何如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 用反問的語氣表示勝過或不如 wouldn’t it be better 與其強攻,何如智取圣代
舊時對于當(dāng)代的諛稱。 晉 陸云 《晉故豫章內(nèi)史夏府君誄》:“熙光圣代,邁勛九區(qū)。”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<文選>序》:“故與夫篇什,雜而集之,遠自 周 室,迄于圣代,都為三十卷,名曰《文選》云耳。” 唐 李白 《獻從叔當(dāng)涂宰陽冰》詩:“吾家有季父,杰出圣代英?!?清 金農(nóng) 《新編拙詩四卷手自抄錄付女兒收藏雜題》詩之一:“圣代空嗟骨相癯,常裁別體闢榛蕪。”
彈冠
(1).彈去冠上的灰塵;整冠?!冻o·漁父》:“吾聞之,新沐者必彈冠,新浴者必振衣?!?王逸 注:“拂土芥也?!?/p>
(2).多用以表示喜慶或敬肅等。 宋 蘇軾 《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》詩:“今日散幽憂,彈冠及新沐。” 宋 王禹偁 《李太白真贊序》:“予乃彈冠拭目,拜而窺之,宿素志心,於是併遂?!?/p>
(3).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。 晉 葛洪 《<抱樸子>自敘》:“內(nèi)無 金 張 之援,外乏彈冠之友?!?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七:“ 唐 襄陽 孟浩然 ,與 李太白 交游。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。 孟 以故人之分,有彈冠之望,久無消息,乃入京謁之?!?王闿運 《上曾總督書》:“故人朝升而良友彈冠,時相夕貶而黨與并空?!?/p>
(4).指為官。 北齊 顏之推 《古意》詩:“十五好詩書,二十彈冠仕。” 宋 陸游 《憶昔》詩:“早知虛起彈冠意,悔不常為秉燭游?!眳⒁姟?彈冠相慶 ”。
方朔
漢 東方朔 的省稱。其為人詼諧善辯,相傳為歲星化身,有偷仙桃、騎步景駒、獻風(fēng)聲木等傳說。事見 漢 郭憲 《東方朔傳》。 唐 蔣防 《玄都樓桃》詩:“紅輭滿枝須作意,莫交 方朔 施偷將?!?明 何景明 《田子行》:“ 漢王 不好 相如 賦, 方朔 誰知是歲星?!?明 徐渭 《對明篇》:“詼諧 漢 庭 方朔 老,如聞永謝 長安 道。”
侍郎
侍郎 (shìláng) 中國古代官名,明清時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長,地位次于尚書 assistant minister 兵部侍郎陸龜蒙名句,王先輩草堂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望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