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帽紅塵媿子陵,綠蓑青笠晚尋盟
出自宋代楊萬里《和曾無疑贈(zèng)詩,語及歐陽公事》:
烏帽紅塵媿子陵,綠蓑青笠晚尋盟。
三千里外還家后,七十二回看月生。
與子兩人長對(duì)酌,笑渠萬古浪垂名。
醉翁若是真?zhèn)€醉,皂白何須鏡樣明。
注釋參考
烏帽
烏帽 (wūmào) 黑帽。唐時(shí)貴族戴烏紗帽,后來上下通用。烏紗帽后來成為閑居的常服。簡稱烏紗 black headgear of an old-time official 忠烈青衣烏帽?!?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紅塵
紅塵 (hóngchén) 鬧市的飛塵,借指繁華的社會(huì) the world of mortals 紅塵百戲 佛教指人世間 human society 看破紅塵子陵
嚴(yán)光 的字。 東漢 馀姚 人。曾與 漢 光武帝 劉秀 同游學(xué), 劉秀 即位后,改名隱居,后被召至京師 洛陽 ,授諫議大夫,不受而退隱于 富春山 。 唐 劉長卿 《泛曲阿后湖簡同游諸公》詩:“且習(xí) 子陵 隱,能忘生事憂。” 唐 溫庭筠 《渭上題》詩:“ 呂公 榮達(dá) 子陵 歸,萬古煙波繞釣磯。” 宋 范仲淹 《過方處士舊隱》詩序:“某 景祐 初,典 桐廬郡 ,有 七里瀨 , 子陵 之釣臺(tái)在。” 明 王世貞 《鳴鳳記·獻(xiàn)首祭告》:“早知道禍機(jī)隱伏,誰羨著掛冠歸,便做了 子陵 、 靖節(jié) 也來追?!?/p>
綠蓑青笠
綠草編的蓑衣,青竹編的斗笠。形容漁翁的打扮。尋盟
重溫舊盟?!蹲髠鳌ぐЧ辍罚骸敖裎嶙釉唬罕貙っ?。若可尋也。亦可寒也?!?杜預(yù) 注:“尋,重也。寒,歇也?!?孔穎達(dá) 疏引 鄭玄 《儀禮》注云:“尋,溫也……則諸言尋盟者,皆以前盟已寒,更溫之使熱。溫舊即是重義,故以尋為重?!?/p>
楊萬里名句,和曾無疑贈(zèng)詩,語及歐陽公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雜體詩 鮑參軍昭戎行——— 江淹〔南北朝〕
- 設(shè)膾示坐客——— 梅堯臣〔宋代〕
- 頌十玄談達(dá)本——— 釋印肅〔宋代〕
- 浪淘沙——— 謝懋〔宋代〕
- 點(diǎn)絳唇——— 劉秉忠〔元代〕
- 白水山——— 王栐〔宋代〕
- 人月圓·會(huì)稽懷古——— 張可久〔元代〕
- 樂府雜曲。鼓吹曲辭。臨高臺(tái)——— 貫休〔唐代〕
- 天竺寺題葛洪井——— 許渾〔唐代〕
- 終南(一作陳季卿詩)——— 終南山翁〔唐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