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灼《曲尺山云居寺》:
循溪上坡坨,溪亦因山曲。
行盡高深處,招提隱山腹。
往者灰燼馀,白塔但孤矗。
十年鬧斤斧,有此千間屋。
阿師笑相語,異事子當(dāng)卜。
今日鐘報(bào)客,振響非人觸。
病悴優(yōu)婆塞,歸夢到松菊。
諸圣惠三昧,警我煩惱毒。
臥聽夜雨喧,起看曉云族。
去路猶恐迷,主人費(fèi)齋粥。
注釋參考
三昧
三昧 (sānmèi) 佛教用語,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,意思是止息雜念,使心神平靜,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。借指事物的要領(lǐng),真諦 (Budd.)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;knack;secret 正令筆扛鼎,亦未造三昧?!懹巍妒咀舆^》 深得其中三昧煩惱
煩惱 (fánnǎo) 煩悶苦惱 be vexed;be worried;be annoyed;be irritated 自尋煩惱 煩擾 bother;disturb 那伙鳥男女來煩惱南旺營?!妒幙苤尽?p>王灼名句,曲尺山云居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0
糾錯
猜你喜歡
詩詞推薦
最新應(yīng)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