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載《契重》:
契重金蘭屈指誰,偶然傾蓋接英輝。
疏慵唱和應(yīng)嫌晚,久淡封題莫厭稀。
致主每思烹鼎說,剪戎何日檄書飛。
安仁久識儒家樂,老大情懷漸有依。
注釋參考
疏慵
亦作“疎慵”。亦作“疎庸”。亦作“踈慵”。疏懶;懶散。 唐 元稹 《臺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》詩:“疏慵日高臥,自謂輕人寰?!?宋 梅堯臣 《自詠》:“非同 叔夜 傲,切莫怪疎慵?!?明 劉基 《旅興》詩之二六:“疎庸厭人事,疲病畏交游?!?明 高啟 《東師寓廨》詩之三:“鼠跡塵凝帳,蛙聲雨到池。踈慵堪置散,不敢怨名卑。” 清 姚鼐 《懷陳伯恩》詩:“壯年車馬劇馳奔,晚節(jié)疏慵日閉門?!?/p>
唱和
唱和 (chànghè) 以原韻律答和他人的詩或詞 write and reply in poems, using the same rhyme sequence 歌唱時此唱彼和,互相呼應(yīng) one singing a song and the others joining in the chorus封題
(1).物品封裝妥善后,在封口處題簽。 晉 干寶 《搜神記》卷十七:“ 誕 曰:‘吾膏久致梁上,人安得盜之?’給使曰:‘不然。府君視之?!?誕 殊不信,試為視之,封題如故?!?五代 齊己 《詠茶十二韻》:“封題從澤國,貢獻入 秦 京?!?元 王澮 《江行》詩:“封題兩甕寄白髮,兒涯不是作魚官?!?/p>
(2).特指在書札的封口上簽押。 唐 白居易 《與微之書》:“封題之時,不覺欲曙。”
(3).引申為書札的代稱。 明 吳寬 《賦黃樓送李貞伯》詩:“暇日登高倘能賦,封題須附冥飛鴻?!?明 汪廷訥 《玉包肚·寄陳藎卿》曲之一:“青溪大隱,托江魚把封題寄頻?!?/p>
(4).猶封奏。 清 李漁 《蜃中樓·傳書》:“我把這屠龍寳劍認真提,先斬戮后封題。”
張載名句,契重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