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逢半新故,取別隨薄厚
出自唐代杜甫《將適吳楚,留別章使君留后,兼幕府諸公,得柳字》:
我來入蜀門,歲月亦已久。
豈惟長兒童,自覺成老丑。
??謨和孤剩頌楸?。
近辭痛飲徒,折節(jié)萬夫后。
昔如縱壑魚,今如喪家兒童。
既無游方戀,行止復何有。
相逢半新故,取別隨薄厚。
不意青草湖,扁舟落吾手。
眷眷章梓州,開筵俯高柳。
樓前出騎馬,帳下羅賓友。
健兒簸紅旗,此樂或難朽。
日車隱昆侖,鳥雀噪戶牖。
波濤未足畏,三峽徒雷吼。
所憂盜賊多,重見衣冠走。
中原消息斷,黃屋今安否。
終作適荊蠻,安排用莊叟。
隨云拜東皇,掛兒童上南斗。
有使即寄兒童,無使長回首。
注釋參考
相逢
相逢 (xiāngféng) 彼此遇見;會見 come across 偶然相逢新故
(1).新與舊?!俄n非子·五蠹》:“夫古今異俗,新故異備?!?漢 辛延年 《羽林郎》詩:“人生有新故,貴賤不相踰?!?晉 孫綽 《<蘭亭集>后序》:“往復推移,新故相換;今日之跡,明復陳矣?!?明 夏完淳 《班婕妤詠扇》詩:“彩色固不移,君心有新故?!?/p>
(2).指新來的人與故有的人。《北史·魏安豐王猛傳》:“頻經(jīng)師旅,人物彫弊, 延明 招攜新故,人悉安業(yè),百姓咸附。”
(3).指新交與故友。 唐 杜甫 《將適吳楚留別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諸公得柳字》:“相逢半新故,取別隨薄厚?!?/p>
取別
告別。《太平廣記》卷一一五引 唐 道世 《法苑珠林·王弘之》:“ 軌 忽更來愧謝。因云:‘今即取別?!e家哭而送之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異二·林四娘》:“妾塵緣已盡,當往 終南 。以君情誼厚,一來取別耳?!?/p>
杜甫名句,將適吳楚,留別章使君留后,兼幕府諸公,得柳字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0開個農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