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儲嗣宗《長安懷古》
禍稔蕭墻終不知,生人力屈盡邊陲。赤龍已赴東方暗,
黃犬徒懷上蔡悲。面缺崩城山寂寂,土埋冤骨草離離。
秋風(fēng)解怨扶蘇死,露泣煙愁紅樹枝。
注釋參考
秋風(fēng)
秋風(fēng) (qiūfēng) 秋天的風(fēng) autumn wind解怨
(1).雙方消除怨恨?!痘茨献印ぬ┳逵?xùn)》:“解怨偃兵?!?明 張居正 《答徐太室言釋怨為公》:“僕平生游於宦途,但愿人解怨,不愿人結(jié)怨,況本無怨之可釋乎!”
(2).用報復(fù)對方的手段來消釋自己的怨恨?!度龂尽の褐尽ら悳貍鳌贰?就 后為 金城 太守,父子著稱於 西州 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《魏略》:“常以報讐解怨為事?!薄镀缴嚼溲唷返谄呋兀骸耙粊砜蓤笪抑?,二來為 老竇 解怨,三來可為我后日進(jìn)身之價,豈不妙哉!”
扶蘇
亦作“ 扶胥 ”。1.樹名。《詩·鄭風(fēng)·山有扶蘇》:“山有扶蘇,隰有荷華。” 毛 傳:“扶蘇,扶胥,小木也。” 馬瑞辰 通釋:“《釋木》:‘輔,小木?!∧炯茨局?。 錢大昕 曰:‘扶、輔聲義皆相近,長言為扶蘇,急言為輔?!湔h是也……胥、疏、蘇疊韻,古通用?!?/p>
(2).古代兵車上的藩盾。《周禮·夏官·司戈盾》“及舍,設(shè)藩盾,行則斂之” 漢 鄭玄 注:“藩盾,盾可以藩衛(wèi)者,如今之扶蘇與?” 孫詒讓 正義:“云今之扶蘇者…… 惠士奇 云:‘蘇與胥古文通,故扶蘇一作扶胥,蓋 秦 漢 間語, 周 之藩盾也。建之乘車,以蔽左右;軍旅會同,前后拒守,在車兩藩,故曰藩盾?!薄读w·軍用》:“凡用兵之大數(shù),將甲士萬人,法用武衛(wèi)大扶胥三十六乘……武翼大櫓矛戟扶胥七十二具。”
(3).扶助。《黃庭內(nèi)景經(jīng)·若得》:“三真扶胥共房津,五斗煥明是七元。”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華陽頌》:“重離儻或似,七元乃扶胥?!?/p>
愁紅
謂經(jīng)風(fēng)雨摧殘的花。亦以喻女子的愁容。 唐 李賀 《黃頭郎》詩:“南浦芙蓉影,愁紅獨自垂。” 唐 溫庭筠 《惜春詞》:“ 秦 女含嚬向煙月,愁紅帶露空迢迢。”
樹枝
樹枝 (shùzhī) 從樹的主干或大枝上生長的枝條;特指從主干上生長的枝條 branch儲嗣宗名句,長安懷古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留春留不得,怯去舞衣紅作者:晁說之作品:見諸公唱和暮春詩軸次韻作九首
- 帆飛震澤秋江遠(yuǎn),雨過陵陽晚樹寒作者:劉滄作品:經(jīng)麻姑山
- 若據(jù)兩石羊,摩挲古狄銅作者:韓元吉作品:七夕與孟婿約湯朝美率徐行中游鶴山
- 舂容凝香地,功用闃無跡作者:李流謙作品:送勾龍伯秋出幕守三榮得出字
- 愿同志,更同心同德,同搜玄理
- 論詩能避暑,此意復(fù)誰如作者:張镃作品:暑中楊伯虎見訪翌日有詩來因走筆次韻
- 靨星臨夜?fàn)T,眉月隱輕紗
- 大陸山河若破碎,巢覆完卵難為功
- 喬木有孫關(guān)國體,故基能筑是人豪作者:項安世作品:次韻答胡季履復(fù)荊門故宅
- 晤言既已失作者:陳子昂作品:同宋參軍之問夢趙六贈盧陳二子之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