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歐陽修《贈廬山僧居訥》:
方瞳如水衲披肩,邂逅相逢為灑然。
五百僧中得一士,始知林下有遺賢。
注釋參考
五百
(1).古代在官輿前導引的役卒?!逗鬂h書·宦者傳·曹節(jié)》:“越騎營五百妻有美色, 破石 從求之,五百不敢違。” 李賢 注引 韋昭 《辯釋名》:“五百,字本為‘伍’。伍,當也;伯,道也。使之導引當道中以驅除也。”
(2).執(zhí)杖行刑。《后漢書·文苑傳下·禰衡》:“ 衡 言不遜順…… 祖 大怒,令五百將出,欲加箠?!?李賢 注:“五百,猶今之問事也?!薄度龂尽な裰尽㈢鼈鳌罚骸?胡氏 有美色, 琰 疑其與 后主 有私,呼五百撾 胡 ?!薄独m(xù)通典·職官十五》:“五百本為執(zhí)楚導引之人,各代皆不特置, 唐 以后皆無此職名?!?/p>
得一
(1).得道?!独献印罚骸拔糁靡徽撸禾斓靡灰郧?;地得一以寧;神得一以靈;谷得一以盈;萬物得一以生;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?!?王弼 注:“一,數之始而物之極也,各是一物之生,所以為主也。物皆各得此一以成。”《呂氏春秋·論人》:“無以害其天則知精,知精則知神,知神之謂得一。凡彼萬形,得一后成?!?高誘 注:“一,道也。天道生萬物,萬物得一乃(后)成也?!薄冻o·遠游》:“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,羨 韓眾 之得一?!?王逸 注:“喻古先圣獲道純也?!?晉 陶潛 《感士不遇賦》:“承前王之清誨,曰天道之無親;澄得一以作鑒,恒輔善而佑仁?!?北周 庾信 《周祀圜丘歌·皇夏》:“得一惟清,於萬斯寧?!?/p>
(2).天的代稱。 唐 無名氏 《鴻慶寺碑》:“上奉得一,下及七世父母,法界眾生?!?/p>
林下
林下 (línxià) 幽僻之境,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 retirement 獨此林下意,杳無區(qū)中緣?!畎住栋碴懠膭⒕U》遺賢
(1).指棄置未用的賢才?!稌ご笥碇儭罚骸耙盁o遺賢,萬邦咸寧。” 唐 張九齡 《奉和圣制早發(fā)三鄉(xiāng)山行》:“遺賢一一皆羈致,猶欲高深訪隱淪?!?明 沉榜 《宛署雜記·志遺八》:“即古圣帝明王之世,必有遺賢?!?康有為 《大同書》戊部第一章:“以言野無遺賢,則所遺無量;以言取士必得,則所得僅半?!?/p>
(2).謂棄置賢才。《商君書·禁使》:“民之蔽主而不害於蓋,賢者不能益,不肖者不能損,故遺賢去智,治之數也。” 宋 孫光憲 《北夢瑣言》卷二:“以三才子怨望,即知 綯 之遺賢也?!?宋 柳永 《鶴沖天》詞:“黃金榜上,偶失龍頭望,明代暫遺賢,如何向,未遂風云便,爭不恣狂蕩?!?/p>
(3).猶先賢。《后漢書·循吏傳贊》:“一夫得情,千室鳴弦。懷我風愛,永載遺賢?!?三國 魏 曹操 《善哉行》:“ 伯夷 叔齊 ,古之遺賢?!?唐 苗晉卿 《壽州刺史郭公神道碑》:“繼代者未知先德,行路者過想遺賢。”
歐陽修名句,贈廬山僧居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生成,僅供參考
- 2黎明飛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