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宋祁《和成上人》:
西山有尊者,秀出于稻麻。
遍參居第一,諸佛素所嗟。
錫聲來赤縣,被祴垂青霞。
流出一切妙,普見大千沙。
我法果無在,昧者茲有涯。
是凡方是圣,歸正即歸邪。
妄懷萬緣息,舉意千里差。
有客謝病免,清辭春月賒。
靜眠金粟室,厭坐馬融紗。
觀化哂罨勒,自呼嗤鏌铘。
瞻言世外友,相期心不遐。
揮斤郢匠室,流水子期家。
披云示駛月,拂果去空花。
師嘆未曾有,君對無以加。
清襟互默遣,所得非齒牙。
層陰朋盍阻,坐久丹霏斜。
涵毫泚仙滴,抒藻揚(yáng)晨葩。
注釋參考
清襟
潔凈的衣襟。引申為高潔的胸懷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<王文憲集>序》:“ 粲 答詩曰:‘老夫亦何寄,之子照清襟?!?清 杜甫 《移居gong{1*1}安敬贈衛(wèi)大郎鈞》詩:“雅量涵高遠(yuǎn),清襟照等夷。” 明 楊慎 《寄許玉林》詩:“懸車未華髮,解佩晏清襟。”
得非
猶得無,莫非是?!段簳す駛鳌罚骸?祚 曰:‘高山仰止。’ 高祖 曰:‘得非景行之謂?’” 唐 杜甫 《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》:“得非 玄圃 裂,無乃 瀟湘 翻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雨夢》:“呀,何處歌聲,凄凄入耳,得非梨園舊人乎?”
齒牙
(1).牙齒?!稘h書·東方朔傳》:“ 朔 對曰:‘臣觀其臿齒牙,樹頰胲,吐脣吻……臣 朔 雖不肖,尚兼此數(shù)子者?!?唐 韓愈 《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(xué)士》詩:“自從齒牙缺,始慕舌為柔。” 清 俞樾 《茶香室三鈔·葡卜冰》:“啟竇摘食,齒牙淅淅作聲。”
(2).口頭。《史記·劉敬叔孫通列傳》:“此特羣盜鼠竊狗盜耳,何足置之齒牙間?” 唐 韓愈 《與鄂州柳中丞書》:“況此小寇,安足置齒牙間?”
(3).稱譽(yù),說好話。 宋 蘇軾 《與王荊公書》之二:“愿公少借齒牙,使增重於世。”《水滸傳》第八一回:“萬望恩相不惜齒牙,早晚於天子前題奏,速降招安之典?!?清 王晫 《今世說·德行》:“凡詞塲藝苑,茍擅一長,必傾心倒屣,不惜齒牙為游揚(yáng)。”
宋祁名句,和成上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