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湖梅蕊暗香浮,錫杖凌空過(guò)沃洲
出自宋代王铚《和明上人見贈(zèng)》:
西湖梅蕊暗香浮,錫杖凌空過(guò)沃洲。
后會(huì)重尋人更老,頹光不駐水爭(zhēng)流。
夕陽(yáng)天際青山出,暝色煙中白鳥留。
此境只曾支遁賞,剡溪今始得湯休。
注釋參考
西湖
西湖 (Xī Hú) 湖名。在浙江省杭州市區(qū)以西,三面環(huán)山(有南高峰、北高峰、玉皇山等),周長(zhǎng)15公里,被孤山、白堤、蘇堤分隔為外西湖、里西湖、后西湖、小南湖和岳湖 the West Lake梅蕊
梅花蓓蕾。 宋 歐陽(yáng)修 《蝶戀花》詞:“臘雪初消梅蕊綻。梅雪相和,喜鵲穿花轉(zhuǎn)?!?宋 朱熹 《和李伯玉用東坡韻賦梅花》:“忽聞梅蕊臘前破, 楚 客不愛蘭佩昏。” 宋 韓淲 《賀新郎·十三日小園梅枝微紅點(diǎn)綴便覺可句》詞:“梅蕊依稀矣。歲華深、翛然但把,杖蔾閒倚?!?/p>
暗香
暗香 (ànxiāng) 梅花的代稱 plum 疏影橫斜水清淺,暗香浮動(dòng)月黃昏?!皱汀渡綀@小梅》錫杖
[a monk's cane] 佛家語(yǔ)。僧人所持的手杖。杖頭有錫環(huán),振時(shí)作錫錫聲。也稱“禪杖”、“聲杖”、“鳴杖”
芒鞋騰霧出,錫杖撥云歸。——《梼杌閑評(píng)——明珠緣》
詳細(xì)解釋僧人所持的禪杖。其制:杖頭有一鐵卷,中段用木,下安鐵纂,振時(shí)作聲。梵名隙棄羅(Khakkhara),取錫錫作聲為義?!兜玫捞莩儒a杖經(jīng)》:“是錫杖者,名為智杖,亦名德杖。” 晉 竺僧度 《答楊苕華書》:“且披袈裟,振錫杖,飲清流,詠波若,雖王公之服,八珍之膳,鏗鏘之聲,煒曄之色,不與易也?!?唐 柳宗元 《浩初上人見貽絕句欲登仙人山因以酬之》詩(shī):“仙山不屬分符客,一任凌空錫杖飛?!?清 紀(jì)昀 《閱微草堂筆記·灤陽(yáng)消夏錄一》:“有老僧衣紅袈裟,一手托鉢,一手振錫杖?!?/p>
空過(guò)
(1).虛度。 南唐 馮延巳 《更漏子》詞:“雁孤飛,人獨(dú)坐,看卻一秋空過(guò)?!?/p>
(2).虧待;簡(jiǎn)慢?!秊in{1*1}瓶{1*1}梅詞話》第二十回:“那日空過(guò)他,我恐怕晚了,他們客人散了,就打發(fā)他來(lái)了?!薄镀缏窡簟返诙兀骸翱者^(guò)三位老先生,不好意思的?!薄抖昴慷弥脂F(xiàn)狀》第七七回:“他卻又最相信的是和尚、師姑、道士,凡是這一種人上了他的門,總沒(méi)有空過(guò)的?!?/p>
沃洲
亦作“ 沃州 ”。山名。在 浙江省 新昌縣 東。上有 放鶴亭 、 養(yǎng)馬坡 ,相傳為 晉 支遁 放鶴養(yǎng)馬處。 唐 皇甫冉 《題昭上人房》詩(shī):“ 沃州 傳教后,百衲老空林?!?唐 白居易 《沃洲山禪院記》:“東南山水, 越 為首, 剡 為面, 沃洲 、 天姥 為眉目?!?清 金農(nóng) 《<冬心先生集>自序》:“江( 錢塘 )之外又山無(wú)窮,若 沃洲 、 天姥 、 云門 、 洛思 諸峯嶺。”
王铚名句,和明上人見贈(zèng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