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智遇《西歸贊》:
壁觀九年,葫蘆按水。
無計(jì)脫身,強(qiáng)分皮髓。
只履棲棲何處歸。
月明后夜思熊耳。
注釋參考
明后
今后;以后。《元朝秘史》卷二:“ 納忽伯顏 説:‘你兩個(gè)年小的相顧盼,明后休相棄?!?/p>
賢明的君主?!端螘し鹬鞠隆罚骸?會稽 山陰 商世寶 獲白鳩,眼足并赤, 揚(yáng)州 刺史 始興王 濬 以獻(xiàn)。太子率更令 何承天 上表曰:‘……烝哉明后,昧旦乾乾。惟德之崇,其峻如山。’”
熊耳
(1).山名。在 河南省 宜陽縣 。 秦嶺 東段支脈?!稌び碡暋罚骸皩?dǎo) 洛 自 熊耳 ?!?孔 傳:“在 宜陽 西。”《后漢書·劉盆子傳》:“ 樊崇 乃將 盆子 及丞相 徐宣 以下三十餘人肉袒降……積兵甲 宜陽城 西,與 熊耳山 齊?!?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洛水》:“ 洛水 之北有 熊耳 ,雙巒競舉,狀同熊耳。在 宜陽 也。” 宋 陸游 《小出塞曲》:“明日受降處,甲齊 熊耳 高?!?/p>
(2).山名。在 湖南省 ?!妒酚洝し舛U書》:“南伐至 召陵 ,登 熊耳山 以望 江漢 。” 司馬貞 索隱引《荊州記》:“ 耒陽 、 益陽 二縣東北有 熊耳 ,東西各一峯,狀如熊耳,因以為名?!?/p>
釋智遇名句,西歸贊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