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文珦《天竺中夜》:
白露變氣候,促織階下鳴。
切切鳴不已,倦客心自驚。
中夜攬衣起,星疏松月明。
念彼同懷人,迢迢隔山城。
此身無(wú)羽翼,不得東南征。
聊作相思吟,寄此千里情。
注釋參考
中夜
半夜?!稌酌罚骸扳鹛栉﹨?,中夜以興,思免厥愆。” 孔 傳:“言常悚懼惟危,夜半以起?!?三國(guó) 魏 曹植 《美女行》:“盛年處房室,中夜起長(zhǎng)嘆?!?唐 杜牧 《投知己書》:“自十年來(lái),行不益進(jìn),業(yè)不益修,中夜忖量,自愧於心?!?茅盾 《將赴重慶贈(zèng)陳此生感懷》詩(shī):“中夜起徘徊,寒螿何凄切!”
攬衣
亦作“擥衣”。提起衣衫。 唐 白居易 《酬集賢劉郎中對(duì)月見(jiàn)寄兼懷元浙東》詩(shī):“下有白頭人,擥衣中夜起。”
疏松
疏松 (shūsōng) 使松散 loosen 疏松土壤 松散 loose 土質(zhì)疏松月明
(1).月光明朗。 唐 白居易 《崔十八新池》詩(shī):“見(jiàn)底月明夜,無(wú)波風(fēng)定時(shí)。” 元 袁士元 《和嵊縣梁公輔夏夜泛東湖》:“小橋夜靜人橫笛,古渡月明僧喚舟?!薄端疂G傳》第九回:“兩個(gè)教頭在月明地上交手?!?/p>
(2).指月亮;月光。 唐 李益 《從軍北征》詩(shī):“磧里征人三十萬(wàn),一時(shí)回向月明看?!?明 寓山居士 《魚兒佛》第一出:“白蘋紅蓼緑簑衣,青海灘頭一釣磯。只恐夜靜水寒魚不餌,滿船空載月明歸?!?/p>
釋文珦名句,天竺中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