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鄭清之《再和勸學韻》:
仕學優(yōu)於服田力,公儀之家廢葵織。
詩書為府道德林,樂在藏修洎游息。
濃薰班馬有余香,暗摸曹劉豈難識。
插架牙簽映隙曛,近竹蕓編侵晚色。
諸生競詫邊腹笥,正音如聞孔堂石。
從知車馬自稽古,須信熊魚可兼得。
四科褒進惟尚賢,欽想昌黎方讀墨。
注釋參考
四科
(1). 孔 門四種科目。指德行、言語、政事、文學。《論語·先進》“德行: 顏淵 、 閔子騫 、 冉伯牛 、 仲弓 。言語: 宰我 、 子貢 。政事: 冉有 、 季路 。文學: 子游 、 子夏 ” 邢昺 疏:“夫子門徒三千,達者七十有二,而此四科惟舉十人者,但言其翹楚者耳。”《后漢書·鄭玄傳》:“ 仲尼 之門,考以四科?!?/p>
(2). 南朝 宋 東觀 設置的四門學科。指儒學、玄學、文學、史學?!赌鲜贰ね鮾€傳》:“ 宋明帝 泰始 六年,置 總明觀 ,以集學士,或謂之 東觀 。置東觀祭酒一人, 總明 訪舉郎二人,儒、玄、文、史四科,科置學士十人,其餘令史以下各有差?!?/p>
(3). 漢 代舉士的四種科目。《通典·選舉一》:“﹝ 漢武帝 ﹞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……限以四科:一曰德行高潔,志節(jié)清白;二曰學通行修,經(jīng)中博士;三曰明習法令,足以決疑,能按章覆問,文中御史;四曰剛毅多略,遭事不惑,明足決斷,材任三輔縣令。”
(4).指 漢 代以德行舉士的四條標準。《漢書·元帝紀》:“﹝ 永光 元年﹞二月,詔丞相、御史舉質(zhì)樸、敦厚、遜讓、有行者,光祿歲以此科第郎、從官?!?李賢 注引 顏師古 曰:“始令丞相、御史舉此四科人以擢用之。而見在郎及從官,又令光祿每歲依此科考校,定其第高下,用知其人賢否也。”
(5). 唐高宗 時舉薦人才的四條標準。即孝悌力行、經(jīng)史儒術(shù)、藻思詞鋒、廉平強直。見 宋 王應麟 《小學紺珠·制度·四科》。
(6).人品四等。即容悅之凡臣、社稷之臣、天民、大人?!睹献印けM心上》:“有事君人者,事是君則為容悅者也;有安社稷臣者,以安社稷為悅者也;有天民者,達可行於天下,而后行之者也;有大人者,正己而物正者也?!?宋 王應麟 《小學紺珠·人倫·四科》:“容悅凡臣,社稷股肱,天民行道,大人正身?!睹献印氛轮?,凡此四科優(yōu)劣之差。”
(7).詩文的四種形式。即奏議、書論、銘誄、詩賦。 三國 魏 曹丕 《典論·論文》:“夫文本同而末異,蓋奏議宜雅,書論宜理,銘誄尚實,詩賦欲麗。此四科不同,故能之者偏也?!?/p>
欽想
猶想慕。 南朝 齊明帝 《下謝朏詔》:“撫事懷人,載留欽想?!薄短綇V記》卷六一引《集仙錄·成公智瓊》:“ 超 當其夢也,精爽感悟,美其非常人之容;覺而欽想,如此三四夕?!?唐 韓愈 《答渝州李使君書》:“欽想所為,益深勤企?!?清 吳敏樹 《tang{1|1}子方方伯夢硯齋銘》:“而 唐公 於此尤能欽想其風烈?!?/p>
昌黎
(1). 唐 韓愈 世居 潁川 ,常據(jù)先世郡望自稱 昌黎 (今 河北省 昌黎縣 )人; 宋 熙寧 七年詔封 昌黎伯 ,后世因尊稱他為 昌黎先生 。 唐 韓愈 《送陸歙州》詩序:“於是 昌黎 韓愈 道愿留者之心,而泄其思?!?明 陳汝元 《金蓮記·構(gòu)釁》:“紹 昌黎 之道脈,豈興八代之衰!” 清 周亮工 《王王屋傳》:“公著詩一卷、文二卷。詩清婉有志,文則力追 昌黎 、 柳州 ?!?馬其昶 《<古文辭類纂標注>序》:“ 昌黎 論文,務去陳言?!?/p>
(2).借指 韓 姓。 宋 李清照 《上樞密韓肖胄詩》之一:“中朝第一人,春官有 昌黎 。身為百夫特,行足萬人師?!卑?,此“昌黎”指 韓肖胄 。
鄭清之名句,再和勸學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