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由會面論心曲,兩地相望天一涯
出自宋代吳芾《和韓子云見寄二首》:
世態(tài)我常似暮霞,人生難久類春花。
已堪入谷攜樵斧,還好臨湖把釣車。
對酒未能忘酒伴,哦詩尤更憶詩家。
何由會面論心曲,兩地相望天一涯。
注釋參考
何由
亦作“ 何繇 ”。1.從何處,從什么途徑?!冻o·天問》:“上下未形,何由考之?” 漢 王褒 《四子講德論》:“僕雖嚚頑,愿從足下。雖然,何由而自達(dá)哉!” 唐 王昌齡 《送韋十二兵曹》詩:“出處兩不合,忠貞何由伸?” 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六:“ 晉 張華 有鸚鵡,每出還,輒説僮僕好惡。一日,寂無言; 華 問其故,曰:‘被禁在甕中,何繇得知?’” 魯迅 《野草·墓碣文》:“痛定之后,徐徐食之。然其心已陳舊,本味又何由知?”
(2).怎能。 南朝 宋 謝靈運(yùn) 《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》詩:“美人游不還,佳期何由敦?”《宋書·沉慶之傳》:“治國譬如治家,耕當(dāng)問奴,織當(dāng)訪婢。陛下今欲伐國,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,事何由成?” 明 劉基 《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》詩之三:“路遠(yuǎn)無羽翼,何由得飛還?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稍加責(zé)罰,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,説你怎地凌虐。妹夫必然著意防范,何繇除得?”
(3).因何。 清 姚衡 《寒秀草堂筆記》卷三:“有云 太倉 王宮詹 ,藏 宋 搨《十三行》,一字無損。然與《玉版》對觀,無少差,信為《玉版》未損時之拓也。何由落水,以致剝漶?或造物忌之邪?”
會面
會面 (huìmiàn) 見面 meet 我約定了星期天和他會面論心
(1).研究思想?!盾髯印し窍唷罚骸肮氏嘈尾蝗缯撔?,論心不如擇術(shù)?!?/p>
(2).談心,傾心交談。 晉 陸機(jī) 《演連珠》之二九:“撫臆論心,有時而謬?!?宋 王安石 《相送行》詩:“憶昔論心兩綢繆,那知相送不得留。” 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三六:“多君媕雅數(shù)論心,文字緣同骨肉深?!?/p>
兩地
(1).兩處;兩個地方。 南朝 梁 何遜 《與胡興安夜別詩》:“念此一筵笑,分為兩地愁?!?唐 元稹 《齊煚饒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》:“俾分兩地之憂,佇聽二天之諺?!薄秲号⑿蹅鳌返诙兀骸跋胛?何玉鳳 遇見這位 安伯父 ,兩地成全,一丘合葬,可見‘不求人’的這句話斷説不起。” 魯迅 許廣平 有《兩地書》。如:他們分居兩地多年了。
(2).猶兩府。借指中書省、樞密院。 宋 無名氏 《新編分門古今類事·子京兩地》:“ 宋子京 在 蜀 有詩三百篇,名曰《猥藁》。常吟曰:‘碧云自有三年信,明月長為兩地愁?!怨磐共坏莾傻?,愁憤而薨,人以為此詩之讖也。” 宋 范仲淹 《答手詔條陳十事》:“ 范仲淹 、 富弼 皆在兩地,所宜盡心,為國家諸事建明,不得顧避?!?/p>
相望
相望 (xiāngwàng) 互相對望 look at each other 雕欄相望焉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魏學(xué)洢·核舟記》 鄰國相望?!妒酚洝へ浿沉袀鳌?死者相望。——《資治通鑒·唐紀(jì)》 東西相望?!巍?陸游《過小孤山大孤山》一涯
一方?!段倪x·古詩<行行重行行>》:“相去萬餘里,各在天一涯?!?李善 注引《廣雅》:“涯,方也?!?唐 高適 《重陽》詩:“百年將半仕三已,五畝就荒天一涯?!?宋 王安石 《上江寧府王龍圖啟》:“承乏一涯,彌闊門墻之便?!?/p>
吳芾名句,和韓子云見寄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